港人對葡萄酒有需求,餐酒運港最平常不過,毒梟看準機會將液態可卡因扮白酒。為避過執法人員發現,在700箱飲品內,只混入37箱「毒酒」,惟「百密一疏」載酒紙箱有重新包裝痕跡,又無印上生產日期,惹海關懷疑。海關經過26日全天候監控行動,破獲歷來最大宗販運液態可卡因案件,拘捕兩名涉案非華裔男子,檢444公斤懷疑毒品,黑市值約4.9億元,調查繼續,或再有人被捕。
兩名男子於上周六在元朗和周日在葵涌被捕,分別是負責安排海路運輸、報稱運輸公司負責人的50歲男子,和負責本地接收及儲存、報稱無業38歲男子。
海關毒品調查科去年12月留意有販毒集團擬節日前,經海路偷運大批毒品來港,經情報分析鎖定一個由巴西入口、報稱載有706箱紅、白餐酒及果汁的20呎海運貨櫃。至上月中在葵涌驗貨場檢查一個貨櫃時,發現部分報稱載有白酒的紙箱有重新包裝痕跡,會用較多膠水黏合,加上重量不符;打開時發現,以透明膠袋包裝的「白酒」,外觀與貨櫃內其他白酒無異,但細看發現袋邊無印上生產日期及編號。關員經快速測試,在逾700箱貨物中的37箱、共148袋「白酒」對可卡因測試呈陽性,共檢獲444公斤懷疑液態可卡因。
海關其後將藏毒紙箱還原包裝,再運回貨櫃碼頭。販毒集團成員接到貨櫃抵港通知後,指示物流公司將貨櫃送到元朗一個地點,但成員未有即時現身,經過一段時間後,才親身到物流公司的貨櫃場提貨,並運到青衣一個空地存放。
海關港口及海域科港口管制課監督呂智德指,毒販「花盡心思,用極度高明手法」收藏毒品,關員要仔細比對包裝、重量等並作不同測試,才能發現毒品。海關毒品調查科高級監督黃浩然稱,販毒集團為逃避海關偵查,由前期海路運輸、本地運輸及收貨均由集團不同成員處理,透過「斬件式」分工企圖擾亂海關調查工作,增加海關人員掌握整個物流程序的難度,並藉突然轉變交收手法,觀察是否有海關人員正在監控。而海關進行了長達26天的全天候監控行動,成功拘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