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官員電話騙案本港屢見不鮮,港漂學生經常中招。本月初一名剛來港升學的內地大學生收到假冒衛生署的電話,指他違反防疫措施,其後轉駁至自稱內地公安人員。騙徒要求他提供銀行資料,並以「特務」身份協助同樣被指涉及刑事案件的婆婆購買電話。該名內地生其後心感有異,遂在警方設立的「港漂報案室微信群組」求助,最終成功阻截集團騙去婆婆戶口內的380萬元。
攝:鍾式明
今年首半年,警方共接獲786宗電話騙案,涉款4.04億,其中與疫情有關的電騙,例如假冒衛生署、被指違反抗疫指引等共183宗,損失金額約1.94億元。警方指,騙徒常會冒充衞生署,以不同藉口訛稱受害人牽涉不同類型的刑事案件,例如違反抗疫指引、非法運送疫苖等。騙徒之後將電話轉駁至另一名假冒公安的騙徒,訛稱受害人干犯內地洗黑錢罪行,須交出「保證金」洗脫嫌疑。
礙於防騙資訊不足,大學內地生小潘亦幾乎中計,他於今年8月來港升學,9月初收到「+852」開首的假冒衛生署電話,指他曾到高危地區須隔離7日,他否認後騙徒遂訛稱他身份或被盜用,須公安調查後發出證明,免除隔離。電話其後轉駁至「廣東省公安」。小潘不虞有詐按騙徒要求交出個人和銀行資料,「我當時戶口上並沒有很多錢,且剛繳學費,於是假公安就讓我為他們做『特務』,並告訴我『這是為國家辦事』。」
另一邊廂,81歲的陳婆婆6月底亦被同一詐騙集團以同樣手段操控,又威脅她不能對外說,否則「後果自負」。騙徒其後要求她購買一部全新電話,以方便聯絡及作查案保密之用,由於陳婆婆不懂購買,騙徒遂派出「特務」小潘,於9月8日帶婆婆到旺角買新手機。
不過,小潘購買手機後「感覺不妥」,告訴同為港漂的大學同學小魏後,疑為騙案,遂在「港漂報案室微信群組」向警方求助,最終同日晚上警員找到小潘和陳婆婆,帶領他們到觀塘警署報案。協助2人報案的東九龍總區防止罪案組警員曾子陽表示,由於陳婆婆已向騙徒披露銀行資料,幸好及時阻止,才能保住她約380萬港元存款。
東九龍總區防止罪案辦公室的「港漂報案室微信群組」於去年12月正式啟用,24小時運作,有超過1,800名內地留學生成員。截至昨日,警方共接獲約800個與電騙有關的查詢,並成功阻截5宗懷疑電騙,涉約800萬港元,5名事主均沒有損失。警方希望開設有關微信群組,能加强內地留學生群體資訊流通性,大家互相提醒,未來亦打算把類似平台擴展至其他群體,保護市民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