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歸祖國的懷抱。雖馬照跑,舞照跳,但不少物件的殖民色彩已漸漸褪去,繼而換上具香港或祖國特色的新衣。香港錢幣研究會會長司徒杰收藏錢幣超過30載,當中包括回歸前、回歸當日,以致回歸後的香港錢幣。此外,本身是馬會會員的他亦有收藏馬會的「馬牌」,回歸前後有兩種不同的款式。物件雖小,但意義重大,象徵着一個時代的終結,與另一個的開端。
記者、攝影:朱慧恩
司徒杰由三十多歲便開始收集各類型的錢幣,如今已踏入隨心所欲之年,珍藏的錢幣可說是不計其數,由英女王頭像的錢幣,以至回歸當日發行的紀念鈔,都一一是他的寶貝。當年金管局發行了一套7款紀念回歸的錢幣,當中包括1角、2角、5角、1元、5元和10元。有別普通的硬幣,這款紀念錢幣背面印有精心設計的圖案,例如10元背後便印有「橋樑」,象徵平穩過渡,主權回歸順利銜接。這套甚具紀念價值的紀念幣,原來價值也曾如過山車般,經歷過高低起伏。
司徒杰表示,當年由180元購入這套回歸紀念幣,惟因為數量太多,「曾跌至低於50元。」惟後來有人發現錢幣的款式十分特別,後來又備受追捧,現在身價又回復至過百元。
除了硬幣外,司徒杰亦收藏了一套由滙豐銀行於九七年回歸當日出版的面值20元至1000元紀念鈔。這套鈔票的特別之處,除了是最後3個號碼相同、均為「866」外,而且是「AA版」,亦即第一版。他稱,現在藏家較喜愛以這樣一套的形式收藏,惟要全部號碼相同才最受歡迎。雖然這些紀念品的身價未必水漲船高,但卻是政權更替的見證。
錢幣身價當然是物以罕為貴,故英女王時代的鈔票更受追捧。司徒杰表示,現時不少東南亞或英屬國家的藏家都追捧印有英女王頭像的鈔票,加上前年女王逝世,此類鈔票便更受歡迎。司徒杰便向記者展示了一套香港回歸前曾經流通的「一分錢」鈔票。
英女王「一分」錢幣受追捧
司徒杰介紹,這套由5張一分鈔票組成的紀念幣,特別之處在於每張鈔票均印有由回歸前不同任期的財政司長的簽名,包括郭伯偉(J.J Cowperthwaite)、哈頓(C.P Haddon-Cave)、彭勵治(J.H Bremridge)、翟克誠(Piers Jacobs)和麥高樂(N.W.H Macleod)。司徒杰表示,這些一分就是以前用作交水費尾數的「仙」;1995至1996年間仍有發行,直至1997年之後就不再面世。因此,身價亦較為矜貴,原本「一分」的面值,現在已升值至每張2至3元。
馬會物件見證時代變遷
除了對錢幣愛不釋手外,加入馬會會員行列多年的司徒杰亦對收藏馬會的「馬牌」、以至馬會的各樣物件甚有心得。馬牌即是馬會會員牌,馬會每年均會向會員派發一枚會員牌及女賓專用的「嘉賓牌」,每對馬牌背後的號碼都不相同。司徒杰介紹,1997年前的馬牌仍然印有「Royal」(皇家)的字眼,而1997年之後則再沒有此字眼。此外,司徒杰的收藏還包括馬會貴重的獎盃,以至普通的如會員日記簿,皆記錄着兩個時代的更替與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