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學文憑試(DSE)首次舉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考試,取代以往的通識教育科。考評局表示,首屆公民科考生整體表現令人滿意,答題大致能表現出合理的水平,惟仍有小部分在抄錄或引用資料後,資料解說不足或未能運用資料建構其論點,建議他們進一步提升運用資料的能力,如理解、詮釋及歸納資料,以及論證能力,按題目要求作出合理分析。
僅半數考生選出《基本法》正確陳述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試卷設有3條資料回應題,考生需要在兩小時內作答。考評局最新出版的《試題專輯》提到,表現較佳的考生能恰當地運用資料中的相關要點,結合個人所知,合理並有條理地建立其論點,清楚及詳細地解釋其看法。
就個別題目,考評局指部分考生答案籠統、解說空泛。以第三題教育局推行國民教育為例,有96%考生能正確回答與《國歌條例》相符的描述,但只有50%考生能選擇正確關於《基本法》的陳述,兩個正確陳述分別為《基本法》修改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及這屬於特區的憲制性文件,錯誤陳述則為「《基本法》解釋權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
較佳考生能不同角度解釋題目
第三題亦包括要求考生解釋「參加內地遊學團有助加強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考評局稱考生普遍能參考資料及就其所知解釋,表現較佳的考生對國民身份認同和相關知識有良好理解,並能結合資料內容,以不同角度例如認識國家對建立國民身份認同的重要性、親身到內地考察所能培養的歸屬感,結合課堂所學親身體驗國家發展等,清楚並合理地解釋題目所提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