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超越香港深圳,重回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第一位。(資料圖片)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昨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9:超大、特大城市:健康基準與理想標杆》(下稱「報告」),上海今年超越深圳和香港,重奪綜合經濟競爭力第一位。
報告對兩岸四地291個城市的2021年綜合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競爭力、科技創新競爭力、社會和諧競爭力、經濟活力競爭力及當地要素競爭力進行評價。在綜合經濟競爭力排行榜,深圳和香港都比去年跌1位,上海則由第3位躍上第1位,是繼2005年第4份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後重回榜首,而2006至2020年間相關榜首先後由香港和深圳長期佔據。
綜合經濟競爭力台北第7 澳門15
第4至20位依次為北京、廣州、蘇州、台北、南京、武漢、無錫、杭州、成都、寧波、佛山、澳門、長沙、東莞、常州、廈門、青島,與去年相比,除了東莞上升2位、廈門上升3位、青島下跌3位之外,並無變化。

香港在可持續競爭力方面排全國第一。(資料圖片)
科技創新競爭力香港跌1位
可持續競爭力方面,香港、深圳、台北、上海、北京、廣州繼續佔據頭6位,排名超過5年未變。科技創新競爭力排行榜首兩位則與去年一樣是北京和上海,香港下跌1位排第4,深圳上升3位排第3。衡量城市經商便行度、青年人才比例及經濟增長率等方面的經濟活力競爭力,就由深圳、北京、香港、上海、廣州分列前五,其中香港上升3位,廣州下跌2位,台北勁升16位排第8。
社會和諧競爭力香港前20不入
至於社會和諧競爭力,衡量的是社會安全、社會公平、居住成本及開放度等,香港前20名不入,上海躍升12位登上榜首;台北下跌1位排第2,北京、重慶均攀升14位分列第3、4,排第5、6位的高雄、武漢無變動。衡量城市的各方面,最主要衡量資本、創新和人才的當地要素競爭力,深圳、上海蟬聯首兩位,香港上升1位排第3,北京下跌1位排第4;廣州、台北分列5、6,排名未變。

深圳在經濟活力競爭力榜單排全國第一。圖為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