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9月6日(慕尼黑時間)在德國慕尼黑訪問期間,推廣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龐大商機,以及香港的獨特優勢和潛力。
稱港是國際企業進入大灣區市場門戶
丘應樺在廣東省商務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投資推廣署及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合辦的「粵港澳大灣區—歐洲經貿合作交流會」上指,大灣區人口超過8,600萬,於2022年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約2萬億美元,是國內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展現龐大發展潛力。
他表示,香港享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作為大灣區內最開放的國際城市,香港將擔當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並致力在優勢互補和互利共贏的原則下與廣東和澳門深化合作,並在不同領域發揮所長,為大灣區整體發展作出貢獻。他提到,香港憑藉以法治為基礎的高度市場化和國際化營商環境,是國際企業進入急速發展的大灣區市場的門戶,並呼籲德國企業抓緊機會落戶香港,把握大灣區發展帶來的機遇。
丘應樺出席交流會後,便與巴伐利亞州經濟、區域發展和能源部國務秘書Roland Weigert會面,介紹香港的最新發展,並就不同經濟議題交換意見。在慕尼黑期間,他亦與德國商界會面,推廣香港的營商機遇和潛力,並與德國慕尼黑西門子金融服務集團行政總裁Veronika Bienert會面,介紹香港的招商引資措施等。丘應樺將於明日(8日)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