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3-07-07 04:31:59
日報

中大發現 腸道微生態失衡為柏金遜症元兇 將來有望可預防

分享:
頭版

腸道微生態失衡,除可引致免疫力下降、抑鬱症外,更與柏金遜症有關係!中大最新發現,柏金遜症患者早於發病20年前,已出現製造短鏈脂肪酸的「好菌」減少,及「壞菌」柯林斯氏菌增多的情況;干預腸道微生物的手段有望可預防柏金遜症。

早期柏金遜症的臨床表徵有動作變慢、僵硬、震顫,慢慢會發展至吞嚥困難、步態凝凍、容易跌倒,甚至認知障礙。早前研究已發現,柏金遜症徵狀出現前10年,患者或發生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發夢期夢遊,RBD)。

震顫 柏金遜症

震顫是早期柏金遜症的臨床表徵之一。

adblk6

九成RBD患者最終腦退化

中大精神科學系客座助理教授劉亞平解釋,「RBD患者會『夢境成真』,拳打腳踢、翻滾叫喊等。九成以上RBD最終演變為柏金遜症等腦退化症;當神經細胞內的突觸核蛋白聚集成『路易體』,可導致神經細胞死亡。」2019年中大研究亦發現RBD患者親屬有早期腦退化生物學標記,包括便秘、大便乾硬及運動速度變慢,並早於發病前20年發生。研究團隊於是估計柏金遜症及其他腦退化有可能起源於腸道。

adblk7
腸道 腸道微生態

腸道微生態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

腸道 腸道微生態 柏金遜症 發夢期夢遊

好菌減壞菌增

為找出柏金遜症和腸道微生態失衡的因果關係,研究團隊招募早期柏金遜症患者、RBD患者及其直系親屬,以及健康人士,合共441人研究其腸道微生態。結果發現,RBD患者與早期柏金遜症患者的腸道微生態總體組成十分相似,並與同齡健康人士有顯著分別,中大精神科學系研究助理教授黃蓓博士指,「深入分析發現,RBD患者及柏金遜患者出現腸道微生態失衡,促進健康的產短鏈脂肪酸相關細菌(short-chain fatty acids producing bacteria)減少,而促進炎症的柯林斯氏菌(Collinsella)增多。我們同時找到12個微生物標記物,有助篩檢柏金遜症高風險個案。」

中大精神科學系 榮潤國  黃蓓

(左起)榮潤國、黃蓓。

破壞腸道屏障

中大精神科學系系主任榮潤國教授認為,與柏金遜症相關的腸道微生態失衡在RBD直系親屬已經出現,代表這改變於柏金遜症發病20年前已經發生,「而病變的路線圖有可能是腸道微生態失衡並破壞腸道屏障,繼而觸發突觸核蛋白沉積,然後逐步破壞腸道神經以至中樞神經。我們未來將研究當中的病理機制及開發益生菌和益生元,用於預防柏金遜症及其他突觸核蛋白疾病。」

腸道微生態與飲食方式、睡眠節律、運動習慣及肥胖等有關,黃蓓建議可改善生活習慣,維持良好腸道健康以減低有關風險。市民亦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柏健通」作簡單自我評估,有需要時可向研究團隊諮詢。

amFUN聖誕狂賞🎁狂送UNICO迷你遊戲機、主題公園門票、Panasonic鏡燈👉

amFUN聖誕狂賞 狂送UNICO迷你遊戲機、主題公園門票、Panasonic鏡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