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文傑攝)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團隊,成功研發一項極輕便人體動能電力採集系統,只需把具彈性的「壓電纖維」裝置穿戴在膝蓋,利用人體在步行時的自然彎曲及伸直動作,就可將動能轉化為電力,為計步器、全球定位系統及健康監測儀等穿戴式電子產品供電。
裝置長約27厘米,重量跟小型樽裝水相若,使用者只需慢跑10分鐘,就能為智能電話提供1%電力。未使用的能量亦會在裝置內自動儲存,達到持續供電效果。以一天步行8000至10000步為例,只需步行1天就能為裝置儲存24小時用電量。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主任廖維新表示,裝置預計能應用於登山及遠足,用家只需走路,就能有足夠電力維持智能手環等電子產品運作。廖維新又指裝置已通過安全測試,證實不會加重使用者步行負擔,裝置亦不受天氣、溫度等影響,適合當作護膝使用。團隊現正為裝置申請專利,正研究減輕裝置重量及提升發電量,計劃未來與運動服公司合作,設計出貼身輕便且能供電的衣物。

(蘇文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