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向立法會交代「明日大嶼」計劃最新詳情,建議1,000公頃的交椅洲人工島由三個島嶼組成,並以「Y形」水道分隔各島。同時提出興建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途經人工島,並接駁規劃中、來往洪水橋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同時興建公路及海底隧道連接港島。政府預計,總工程造價為約5,800億元,較2018年預計的5,000億元,大增800億元;惟賣地收益則由2019年估算約9,740億至11,430億元,減少至約7,500億元。
每年平均開支約300億元
政府指,交椅洲人工島項目的工程,將由2025年年底起跨越20年。假設工程量平均分佈,項目的每年平均開支約300億元,而早前政府已預期,基本工程開支的中期預測,每年超過1,000億元。計及現金流,將佔本地生產總值約4%。
政府認為,最新估算下,賣地收益仍高於工程造價,基建投資也可帶動經濟增長,交椅洲人工島全面發展後,相關經濟活動每年可帶來約2,000億元的增長,佔本地生產總值約7%。
政府期望於明年開展環境影響評估的法定程序,並在2024年年初展開詳細工程設計及土地勘測申請撥款,目標在2025年下半年為填海工程申請撥款,並在同年底啟動填海工程,若一切順利,首批建成的住宅發展最早可於 2033年供居民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