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10-08 05:00:00

仁濟醫院引雙膝關節置換 醫生︰減病人二次手術風險

分享:
(左起)黃耀忠和李君哲均指,雙膝關節置換減病者身心影響。

(左起)黃耀忠和李君哲均指,雙膝關節置換減病者身心影響。

隨著年紀增長,容易造成膝關節軟骨磨損,出現下肢疼痛、腫脹等症狀,連蹲、上落樓梯,甚至步行也成問題。不少長者會考慮更換人工關節,但受技術所限,過往每次手術只能做單側膝關節置換。但雙膝退化的患者要經歷兩次手術的心理壓力,且要重新輪候手術時間,長達1至4年。近年技術改進,公立醫院亦逐步提供雙側全膝關節置換,讓病人可不需經歷第二次入院、麻醉及手術過程,大大節省資源外,亦不失其安全性。
 

以往單靠單側膝關節置換技術,患者需要經歷兩次輪候及手術,導致許多長者卻步。仁濟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部門主管黃耀忠指,不少長者要面對二次手術的恐懼,都會拒絕再接受更換另一膝關節。雖然單側膝關節經手術得以改善,但長時間依賴及側重完成置換的一邊,會縮短人工關節的壽命,亦未能徹底根治痛症。但受過往技術所限,若同時做雙側全膝關節手術,過程或會出現失血過多,嚴重可導致死亡。

黃耀忠稱,近年技術改進下,公立醫院亦引入新技術,令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與單側置換相差不大,但可免卻病人第二次麻醉風險、手術痛楚、住院時間及物理治療時間。
 

adblk6
潘伯指,術前行一級樓梯,膝蓋亦感痛楚。

潘伯指,術前行一級樓梯,膝蓋亦感痛楚。

康復者︰似獲第二次生命
現年72歲的潘伯,自16歲起,日行8小時送貨以幫補家計。一路走來半世紀,造成其雙膝開始疼痛,僅依賴食止痛藥以減輕痛楚。潘伯指,情況最壞時,「行一級都痛,痛到膝頭裂開咁」,他終在2015年到仁濟醫院求醫。負責治療潘伯的矯形及創傷外科部副顧問醫生李君哲指,潘伯當時O型腿嚴重,保守治療已無法舒緩痛症,最終接受雙側全膝關節置換,於今年初完成手術,翌日便可以步行,再後經2星期物理治療後,步行已回復正常。潘伯驚嘆:「好似第二次生命!」
 

入App免費換走健康產品

入App免費換走健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