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沙田紅梅谷的「望夫石」,是香港著名地標,吸引不少人慕名而來。不過,望夫石屹立百年之久,難免有所耗損。近日有市民行山經過,見緊挨著母親背部的小孩「頭部」似離奇消失,憂是否不堪風化已斷裂。記者昨到場視察,相信僅屬角度問題,但有行山客坦言「依家先知原來近看係見唔到個仔」。攝影:鍾式明
本報記者昨日上山考證,當抵達望夫石底仰望時,確只見形態傴僂的「婦人」,不見背上小孩;然而再往獅子山方向行,遠眺望夫石,則發現「小孩」側起頭部仍緊靠母親背部,山下亦能清晰看見孩子的頭部完整健在,母子「安然無恙」,相信觀看角度不同令人產生疑惑。
記者問及到此的行山人士,是否留意到「消失的兒子」時,多人流露出驚訝和出奇的表情,並指「以前不為意望夫石的完整性,只知道是名勝,依家先知近看係見唔到個仔」。
傳上天受感召將母子化為岩石
望夫石造形狀似婦人背著孩子,嶇石形態流露著盼望,而該石流傳著夫妻別離的民間悲慘故事,據傳古時一婦人,每日一抱一揹兩小兒登上高山,盼望丈夫歸來,而不知丈夫早已在海中沉船喪命,之後三母子消失世上,有傳上天有感於她的毅力,把他們化為岩石,讓夫婦及孩子亡靈相聚。在地質學來說,此石原為一塊巨石,其節理平面因風化過程而形成直立的石柱、石塊,稱為「突石」。
世界各地均有不少類似的岩石自然風景,不過部分亦敵不過大自然的洗禮,逐漸成為消失的風景,例如澳洲的十二門徒石,經强風和海浪的侵蝕只剩下八塊;台灣的野柳女王頭,亦因風化面臨「斷頸危機」。至於本港的望夫石經歷百多年風霜,雖然仍保存良好,但不時有人在石頭上塗鴉,如要好好保留這道美麗風景,相信市民要自律愛護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