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利沙伯醫院昨公布一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一名懷孕38周的24歲女子上周五早上入院催生,晚上10時半突然出現短暫抽搐及心臟停頓,醫護人員立即為該女子施救,及進行緊急剖腹手術,15分鐘後取出嬰兒,惟醫護人員繼續搶救逾3小時後,該女子延至翌日清晨離世;嬰兒情況嚴重。有婦產科醫生估計,死者患妊娠毒血症;至於嬰兒能否康復,則需視乎其生命力。

嬰兒正在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接受觀察及治療。(林俊源攝)
伊院發言人表示,該名女子一直在伊院進行定期產前產檢,期間醫生曾發現她有胎水少及蛋白尿的情況,遂安排她於懷孕38周時入院催生。
婦人於上周五早上8時入院,醫護人員上午以藥物為她催生,當時情況穩定,醫護亦一直監察她及胎兒的情況,至晚上10時半產婦突然出現短暫抽搐,醫護隨即檢查,而產婦數分鐘後出現心臟停頓。
醫護人員立刻為產婦施行心肺復甦術,並召喚包括麻醉科、深切治療部及兒科等各專科醫護人員,合力搶救。搶救期間,醫生即時在病床為她緊急剖腹,並在晚上10時45分取出嬰兒,醫護人員繼續為產婦搶救逾3小時,期間她反覆出現心臟停頓,最終在翌日清晨5時許離世。嬰兒昨仍於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留院,情況嚴重。
消息指,產婦為南亞裔人士,過往健康良好,今次是她的首胎,她在懷孕33至35周時曾出現胎水少及蛋白尿,但入院時已沒有相關情況;而嬰兒出生後曾經需要使用呼吸機,現時已可自行呼吸,但因憂慮嬰兒會出現缺氧,故送往新生嬰兒深切治療部接受觀察及治療。

院方料8周內完成調查
伊院指,對病人離世感難過,並向死者家屬致以深切慰問,稱會繼續與死者家屬保持溝通、詳細解釋情況,及提供協助。院方已將個案交由死因裁判官跟進,及透過醫管局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醫管局呈報,並會成立小組調查,料調查報告可在8周內完成及呈交予醫管局。
婦產科專科醫生藍寶梅表示,留意到死者有蛋白尿,相信她患有妊娠毒血症,而胎水少亦會令胎兒感到不適,加上胎兒有38周大,「已經足晒月」,認為伊院醫生決定安排死者催生的做法正常。她解釋,相信妊娠毒血症在催生期間急速惡化,令病人出現痙攣,故要盡快開刀取出嬰兒,以舒緩妊娠毒血症症狀及方便急救,惟期間產婦曾心臟停頓,無法供應血液及氧氣予胎兒,途中嬰兒或曾短暫缺氧,至於嬰兒能否康復,需要視乎嬰兒本身的生命力。威爾斯親王醫院婦產科主管張德康亦估計產婦或死於妊娠毒血症,但不排除產婦對催生藥有不良反應,又或被處方過量催生藥引發併發症,確實原因要待院方調查。
藍寶梅又補充,一般而言孕婦生第一胎需時較久,「多過十個鐘都唔出奇」,故即使孕婦上午被注射催生藥,至晚上仍未生產的情況屬正常,醫生會考慮孕婦的血壓、蛋白尿等情況,決定是否為孕婦剖腹生子,但因產婦在自然分娩後恢復較快,加上「唔使捱刀」,故醫生一般會優先讓孕婦以自然分娩形式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