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玉菡表示,當局鼓勵香港年輕人前往大灣區發展與輸入外勞之間並無矛盾。(資料圖片)
政府預計去年人力整體欠缺約5萬人,至2028年增至18萬人。就此有意見認為政府鼓勵香港年輕人到大灣區發展,另一方面卻輸入外勞是矛盾的做法。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今(15日)在電台指,兩者之間沒有矛盾。

政府預計去年人力整體欠缺約5萬人,至2028年增至18萬人。(資料圖片/林俊源攝)
形容港青到大灣區屬「流轉」
孫玉菡指出,政府鼓勵年輕人前往大灣區是希望他們更認識國家和大灣區,形容這是一個流轉的過程。他認為,部分青年在大灣區工作一段時間後回港,在認識大灣區及國家更多的時候,將對推動香港做國際大都會,以及用好「一國兩制」有所幫助,強調「兩者之間我睇唔到有咩矛盾」。
另外,孫玉菡表示現時年輕人學歷提高,不願意從事技工,政府未來要想辦法令更多年輕人願意入行。當局只輸入1萬名熟練技工外勞,是因為希望以本地就業優先,又說處理問題要「穩中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