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惜忻(右)和馬祖光(左)指檢獲氈酒是外國入口。(莊振邦攝)](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87068406_2O.jpg?itok=BvFLvzVp×tamp=1739470543)
黃惜忻(右)和馬祖光(左)指檢獲氈酒是外國入口。(莊振邦攝)
不法商人疑為加強營銷效果促銷增加收入,將外國氈酒貼上自家標籤訛稱是本港自家製作,海關突擊巡查荃灣一個釀酒工場,揭發事件,檢獲約4,000支氈酒及釀酒用的大型蒸餾器,市值約148萬元,拘捕兩人包括40歲新西蘭籍的公司男董事及其29歲女職員,涉嫌違反應課稅品條例及商品說明條例;而任何人管有可作蒸餾及加工飲用酒精的蒸餾器,亦須海關批准,否則違反應課商品條例。
海關私油及一般調查組指揮官黃惜忻表示,近日於社交平台發現,一間公司自稱「香港首間售賣本地自家蒸餾氈酒酒廠」,並展示工場內疑似可用作蒸餾及加工飲用酒精的蒸餾器。本港製作烈酒需要領取牌照,過去只批出5個製造烈酒的牌照,當中兩間是製作氈酒,但不包括涉案公司。該公司於本月申請入口許可證從新西蘭入口氈酒,海關人員於本月12日檢查該批入口氈酒時,發現有1,557支氈酒沒有貼上任何標籤,因此起懷疑。
海關前日突擊巡查該公司位於荃灣華俊工業中心的酒廠工場,場內放有3,046支已完稅氈酒,相信是該批由新西蘭入口的氈酒;另有1,325支無貼上標籤及未開封的氈酒,另小量已貼上聲稱「香港釀製及入樽」標籤(圖)的酒及一批標籤。
![](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87068409_xC.jpg?itok=PJg050oY×tamp=1739470543)
黃惜忻續指,氈酒近年開始流行,價錢在市場上差別不大,相信有人只是想利用本地製造作賣點。該部大型蒸餾器鋪滿灰塵,她估計該公司從未利用有關蒸餾器釀酒,有理由相信酒廠作虛假聲稱,誤導消費者以為該公司的產品在本港釀製。
海關首席貿易管制主任馬祖光表示,根據公司社交平台的資料,估計已運作約半年,部分氈酒已流出市面,現已回收157支懷疑有問題的氈酒,已交由政府化驗所檢驗,消費者難以單憑酒樽判斷商品是否香港釀製,呼籲市民如有懷疑應聯絡海關跟進。
據指,涉事釀酒公司於2015年成立,曾發起眾籌募集資金開設酒廠,目標為2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