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7-06-02 06:00:00

內地實施《網絡安全法》 外商憂商業機密盡洩

分享:
內地宣傳新法例。(互聯網)

內地宣傳新法例。(互聯網)

內地本月起實施《網絡安全法》,首次提出「起底」人肉搜索、竊取或出售個人資料,最高可判囚3年,以加強保護個人資料及私隱,又同時規定網絡用戶要實名登記,微博未經許可不得發新聞訊息等,甚至要求企業在境內儲存客戶個人資料及重要商業數據,輿論既擔心會進一步箝制言論,外商亦憂慮政府將更易取得商業機密。


內地傳媒報道,《網絡安全法》去年11月通過後惹起不少爭議,惟中央政府強調,有需要實施網絡安全法,以防止恐怖主義和反政府行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網信辦)早前則解釋,新法例是借鑑國際通行做法,明言網絡空間亦要遵守中國法律,又否認法例會影響外企網上活動及製造貿易壁壘。不過,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中國企業界人士指,新法目的是為競爭力不足的中國高科技企業提供保護與支持。

adblk6


據悉,外企最關注的條款之一,是當局要求「關鍵訊息基礎設施」運營商在中國境內儲存個人信息和重要商業數據,並向相關安全機構提供「技術支持」,以及需通過國家安全審查。有外國分析認為,《網絡安全法》管轄的範圍非常模糊及特別廣泛,可令中國政府更容易獲取外企的商業機密和知識產權,企業亦可能面臨與網絡安全無關的監管執法風險。


外企曾籲推遲實施
上月中,有54間國際商業機構發表聯合公開信,呼籲中國政府推遲實施新法,理由是部分條例違反中國政府有關推動全球自由貿易的承諾,且會危害跨國公司的資訊安全,影響在內地的商業活動。中國歐盟商會亦指,「(這種法律)至為重要的是適當、一致、非歧視,且制定過程透明,但很遺憾,它(網絡安全法)還達不到這樣的標準」。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