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6-20 04:31:54
日報

兩I・PARK足實現「零廢堆填」 超級垃圾焚化爐料明年啟

分享:
超級垃圾焚化爐 I・PARK

本港首座超級垃圾焚化爐預計明年啟用。

全港首個垃圾焚燒發電設施「I・PARK1」正在石鼓洲旁邊的人工島興建,設施的結構工程已大致完成,預計明年內投入運作;屯門曾咀擬建的第二座焚化爐I・PARK2更有望提前兩年竣工。環保署表示,兩個設施落成後,連同政府的減廢回收設施,相信足夠實現2035年的「零廢堆填」目標。

政府早前宣布暫緩垃圾徵費,但未有停止推動減廢。石鼓洲旁人工島上的焚燒發電設施I・PARK1正興建得如火如荼,其中設施的巨型機電預製組件已悉數運抵本港,相關填海、海堤及防波堤等工程亦已大致完成,餘下主要工程包括屋宇設備、機電系統及廠房安裝等。設施目標明年內投入運作,預計每日可處理約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所產生的電力除可應付設施日常運作,更可每年輸出4.8億度電至本港電網。

Ad Block

處理廢物辦法追趕「潮流」

至於正計劃在屯門曾咀興建的第二座同類設施I・PARK2,建築期可由原本預計的72個月縮減一年半至54個月,如同步進行多項前期工作,項目更可望比原定估算時間提早約兩年完成。政府亦有信心其廢物處理量增加至每日約6,000公噸,比原先設計的多2,000公噸。

環保署助理署長雷學良指,政府期望I・PARK1營辦商明年初開始營運測試,以確保設施具備每日焚燒3,000公噸廢物的能力,從而如期在明年底投入服務;I・PARK2則會盡快在前期工程後招標興建,目標2030年代初落成。他表示,本港目前主要依賴堆填區處理廢物,對比世界部分地區相對落後,因此政府現時在處理廢物的辦法上追趕世界「潮流」。

Ad Block

雷學良又說,兩個焚化設施日後可每日處理約9,000公噸廢物,連同政府的減廢回收設施可達致2035年「零廢堆填」目標,惟坦言隨著經濟和人口增長,廢物量估算需要小心處理,又強調政府推動減廢回收力度不變。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