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政府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就各範疇的項目設立110項指標,包括關鍵績效指標KPI,以評估各大政策局工作進度,當中房屋局政策最少涉及7項。出任房屋局局長接近4個月的何永賢表示,已經設立3個行動組與房屋署合作,確保工作進度。
劏房戶需改善居住環境
何永賢接受傳媒專訪時表示,要面對公屋輪候時間愈來愈長以及改善不適切住房等問題,她形容日都過得很充實,最期望是縮短公屋輪候時間,看到有需要的巿民可以「收鎖匙上樓」。何永賢指,一上任就要處理百日報告的工作,期間要不斷思考解決房屋問題的方法,為未來5至10年的房屋供應作規劃,亦要掌握很多涉及房屋供應量的數字,看到劏房戶的居住環境不理想,認為需要為他們改善居住環境,她期望巿民能夠看到現屆政府已掌握問題及正逐步解決。
已經設立的3個行動組中,其中一個工作組是負責提速提量,確保供應量,以至使用組裝合成法興建公營房屋的比例等;另一個行動組負責創新同科技。但她強調提速提效並非「死做」或「捱夜」,而是要引進新思維和新科技,又指,有信心公務員一向的訓練能令工作穩妥,希望會做到好成績。
何永賢:重舖地面拆欄杆等小工程可增幸福感
另外,施政報告中提及為新公營房屋項目制訂「幸福設計」指引,建議挑選5條公共屋邨作為先導計劃,亦會由何永賢主持專責小組去實行。被問到如何界定及增加居民幸福感,何永賢以維港海濱工程為例,表示工程可能簡單如重舖地面,拆除欄杆或預留空間讓巿民緩跑等,這些小事情可帶來大意義,令市民感受到設施帶來的便利舒適,這些小型工程亦可以套用於公營房屋設施,令巿民用得開心,帶來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