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19-03-25 06:00:00

判別疑犯真傻定假懵 法醫︰多次聊天易露破綻

分享:

社會偶爾會發生一些駭人聽聞的命案,一般人都有感正常人難以下手,若疑犯「扮傻」稱「我聽到有聲音叫我咁做」,是否便可逃過牢獄之苦?事實上,疑犯真傻還是扮傻,均會經過法醫評估的一關;青山醫院法醫精神科專家指,他們做評估時,不單會與病人會面「聊天」,更會蒐集會面以外資料,加上在不斷評估下,要成功偽裝成精神異常人士實屬不易。法醫工作繁重、壓力亦大,但他笑指,難度最高不是面對病人,而是與辯方律師舌戰。             文︰曠梓祈  圖︰林俊源

雖然提起「法醫」,相信大部分人會聯想到「屍體」和「解剖學」,但青山醫院副顧問醫生(法醫精神科部)陳炤佑(圖)解釋「其實法醫的意思,是指要從科學角度,處理司法系統相關的問題。」陳指,通常在4個情況下,疑犯就有需要與法醫會面。首先,當法庭對案情存有疑問,例如認為他並無犯案動機。另外,如疑犯上庭時精神狀態有問題(如難以集中精神),又或是他們一方有醫學證據,說明其有精神問題。最後,若對象是不斷重犯,同樣有機會要找來法醫幫忙評估。

adblk6

青山醫院法醫精神科團隊共有8人,需經常和疑犯接觸,「我們會評估對象的精神狀態,判定他們是否適合落口供」,「上庭後,有需要時也會評估他們是否適合答辯。」而評估過程以「聊天」為主,嘗試了解對方是否明白現在的處境與自己的權利等,以判定他們的精神狀態和精神病病徵。

面對刑罰,有人會選擇逃避,部分更可能「扮傻」,暗示自己在不受控、或不知情下犯案;如涉及謀殺案疑犯,以受精神狀態影響為由,申請「減免刑責」,改認誤殺罪。但陳炤佑笑言,此策略未必奏效,因「整個評估過程並非只會見一、兩次面。」


未必24小時出現幻聽
醫生會按審訊過程安排評估,一般會每周會面一次,有時或更密,並會蒐集更多會面外的資料。陳炤佑透露,曾接觸過謀殺案疑犯,對方宣稱自己24小時都有幻聽,十分困擾。惟陳翻查疑犯在懲教院所的表現,卻沒有受困狀況,亦與人對答如流。陳又補充,這些都與所宣稱的精神病病徵不吻合,並指「即使是思覺失調患者,也未必會24小時幻聽。」

除稱有幻聽外,部分人或會扮「九唔搭八」,陳炤佑稱,以胡言亂語方式騙人亦有難度,「通常患者的思維紊亂,即使在同一句子也會前言不對後語,一般都較難偽裝。」陳更指,部分人會到了審訊中才聲稱自己有相關徵狀,法醫一般會對這些情況存疑。

adblk7


突然稱受神影響惹懷疑
談及過往經驗,陳分享自己曾參與一宗少女模特兒被殺案的審訊。他回憶指,當時被告到了審訊中段,突然表示當時犯案乃受「神」的影響,自己因而不受控制下殺了人;這和他一路的供詞並不吻合。陳遂以專家證人身份上庭,協助解決被告在精神狀態上的爭議。最後,被告未能獲得減免刑責,並被判謀殺罪成立。

加入法醫精神科部9年,陳炤佑稱此工作十分適合他。「本身是這個專科(精神科)畢業,加上自己對法律有興趣,更有法律相關的碩士學位。」此外,工作時可以接觸各階層人士,他也感到有趣和刺激。

adblk8


年處理1500宗案件
8人團隊每年處理約1,500宗案件,每宗更需時2周到個半月不等,工作可謂十分繁重。但壓力來源,有時卻是來自庭上的舌戰,他稱「其實上得法庭,就預期會被辯方律師挑戰。」曾因自己年紀被對方攻擊自己「太後生」,陳笑指,未有因而動怒,「畢竟這是他們的工作,會理解的。」、而「我們的工作,就是要保持冷靜和中立,協助法庭從醫學角度出發處理案件。」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