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過了一半,大部分升中學生快將面對全新環境和同學,加上現今孩童的兄弟姐妹較少,友儕間又常以手機傾談,人際間面對面溝通能力較弱。有中學為新生推出適應課程並首辦城市定向(City Hunt),學生要在大小街道遊走完成並指定任務。校方期望,學生過程中可以學懂與人溝通和解難。
![(左起)馮順寧、吳倩妍、李芷晴、郭嘉諾和梁國龍均認為,課程可助新生適應新學校。](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34356861_Sr.jpg?itok=lhMn3gkF×tamp=1739149544)
(左起)馮順寧、吳倩妍、李芷晴、郭嘉諾和梁國龍均認為,課程可助新生適應新學校。
天水圍伯裘書院為新生在暑假安排長達3周、每周3至5日的適應課程。該校助理校長馮順寧指出,新生面對陌生環境,部分人又無小學同學同行,與新同學未熟稔,有機會抗拒上學,安排適應課程,可使他們藉此與新同學「混熟」,亦讓他們學習摺衫、摺被等,學習自理。
課程前日更舉辦定向活動「地理熊大搜查」,每組約10名學生獲發150元資金,要完成指定任務,包括買飲品和蘋果轉贈長者,以及需回收膠樽等,藉此學習人口老化、環保等議題,又可了解格價等理財知識。負責老師梁國龍解釋,計劃相關內容是因該校不少學生家境較好,部分有私家車接送出入,但未必熟識周邊生活環境,例如家住天水圍卻「唔識搭輕鐵,唔識用八達通」。
此外,高年級學生亦會在課程期間擔當「小導師」主持活動,因「大哥哥大姐姐」較易與新生打成一片。「小導師」和相關老師在課程期間更可先觀察新生是否有特殊需要,以便班主任開學時留意。
連續兩年擔任「小導師總隊長」的中六生郭嘉諾表示,希望過程中可建立新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從而融入學校。將升讀中二的李芷晴稱自己以往內向寡言,但去年在適應課程結業禮擔任司儀,從此愛上司儀一職,更會主動向老師爭取機會,甚至可把司儀稿背熟,不必看提示卡。
![學生可在超市購物過程中學習理財。(天水圍伯裘書院提供)](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34356864_aj.jpg?itok=WBcSWUUE×tamp=1739149544)
學生可在超市購物過程中學習理財。(天水圍伯裘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