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上月食品價格下跌。(中新社)
內地通脹自3月以來首次出現升幅放緩,國家統計局公布,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 按年升1.4%,低過市場預期、與6月持平的1.5%,按月則升0.1%,走勢基本平穩。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升5.5%,升幅與6月一樣,略低於預期,已是連續第11個月維持正增長,按月則漲0.2%。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指,與去年同期相比,7月份CPI上漲1.4%,食品價格下降1.1%,當中豬肉價格大降15.5%,相反非食品價格上漲2.0%,包括醫療保健類、教育服務類及居住類價格分別上漲2.5%至5.5%不等。而與前月比較,上月CPI微升0.1%,食品價格下跌0.1%;非食品價格上漲0.2%,其中暑期旅遊人數增多,機票和旅行消費分別上漲10.5%和6.1%。
繩國慶又指出,PPI按月由跌轉升,主因鋼材、有色金屬等產品價格上漲,生產資料價格上漲0.2%,生活資料價格則與前月持平,20個行業產品價格上漲,比上月增加9個,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的升幅擴大,分別上漲2.7%和1.5%。
CPI升幅偏弱反映內需不強
另外,興業宏觀研究團隊評認為,內地PPI按年已連續3個月錄得維持5.5%的相同升幅,價格僵持的背後,是壓抑的供給側和平穩的需求側拉鋸;至於CPI按年升幅偏弱,側面反映目前內需不強,「新周期」仍然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