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2-01-12 16:59:00

去公廁嫌污糟 杭州女穿7cm高跟鞋踩上座廁 結果……

分享:
杭州有女子因蹲上座廁而跌落,撞傷下體。(互聯網)

杭州有女子因蹲上座廁而跌落,撞傷下體。(互聯網)

一些女士去公廁時,總會嫌污糟而施展十八般武藝避免接觸到座廁,浙江杭州一名女子也不例外,但她卻是踩著7厘米幼跟高跟鞋踩上座廁,結果腳一滑就跌下來,導致下體嚴重紅腫,每走一步都極為疼痛,最終到婦科門診求醫。

杭州《都市快報》報道,該名30歲姓萬女子近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門診求醫,接診的姓牛醫生發現,萬女的外陰已呈青紫色且極為腫脹,很可能受過嚴重外傷,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公廁惹的禍。據萬女講述,當日與朋友到一間餐廳吃飯時內急,但餐廳廁所全是座廁。為怕坐在座廁上會染到病,尤其是性病,萬女於是「冒著危險」踩上座廁,結果真的出事。

adblk6

醫生:曾有女子蹲座廁跌落致下體縫針 性病難經座廁傳播

牛醫生表示,這並非其第一次接收因蹲座廁跌落而導致外陰受傷的病人,之前曾有一位病人因為摔得太嚴重而需要縫針。牛醫生又指出,使用座廁基本上不會被傳染到性病,因為性病一般是發生性行為後感染,而感染條件是生殖器官或肛門處有足夠多的病菌,若要說性病毒經由座廁傳播,必須滿足幾個條件,首先是剛好上一位用座廁的人有性病且留下大量新鮮精液或陰道分泌液,而後下一位用座廁的人剛好有傷口或者生殖器直接接觸到病原體。

醫生:腸道細菌並非經皮膚接觸傳播

牛醫生同時提醒,較多人喜歡的蹲廁,其實並不比座廁乾淨,因為曾有研究發現,蹲廁沖水時產生的氣溶膠,細菌數量遠遠高於座廁,因為蹲廁直沖式沖水,水滴飛濺範圍更廣,將污染物帶得更遠,而座廁一般採用虹吸式沖水,飛濺情況較輕。至於排便時釋放的細菌,主要是腸道細菌,與呼吸道致病菌一樣,主要是靠「糞-口」傳播,故皮膚接觸並不能造成傳染,「上廁所時戴個口罩進去,沖馬桶時蓋上蓋子,恐怕是更為安全的選擇」,而且「上完廁所後你的手,還有手機,細菌含量是馬桶的17倍,與其覺得馬桶圈髒,不如堅持上廁所前後勤洗手」。

adblk7
受傷女子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求醫。(互聯網)

受傷女子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求醫。(互聯網)

入App免費拎寵物展入場券

入App免費拎寵物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