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世紀暴雨襲港,致多區發生山泥傾瀉。土力工程處去年共接獲601宗山泥傾瀉事故,按年增七倍;其中筲箕灣耀東道的嚴重山泥傾瀉,預計下月底完成整體山體鞏固工程後,可全面重開。該處又提及,本月已聯同天文台推出「山泥傾瀉特別提示」,會視乎情況發出,提醒公眾局部地區的山泥傾瀉風險。
土力工程處數據,去年接獲601宗山泥傾瀉報告,較2022年的76宗,增加近七倍;亦大大高於過去35年每年平均300宗,惟較2008年的863宗低,去年亦無個案釀成人命傷亡。
土力工程處副處長(港島)岑家華昨表示,土力處緊急控制中心於去年9月8至18日世紀黑雨期間,接獲181宗山泥傾瀉報告,其中有七成影響道路、行人路及建築物等,主因來自溪流、引水道或排水渠的溢流所致。
耀興道下月完成山體鞏固工程
岑家華續指,當日耀興道事故,同因上方引水道溢流引發,其中傾瀉的山石最大直徑達7米,經半年復修後,今年3月西行線已重開;重申緊急工程仍在進行中,預料下月底可完成山體鞏固工程,之後有望全面重開。
因應雨季來臨,土力工程處正加緊巡查及識別出全港約500個會對市民生活有較大影響的唯一往來行車道,包括石澳道、新清水灣道、北潭路及嶼南道等,部門在巡查時會針對有需要的斜坡進行小型維修工作,估計可在本月底完工。
岑家華又補充,處方發現當24小時滾存雨量達300至400毫米時,全港較容易出現山泥傾瀉,本月中已聯同天文台推出「山泥傾瀉特別提示」,主要是針對局部地區大雨持續,但又未達到需要發出山泥傾瀉警告的指標時,就會透過「特別提示」列出山泥傾瀉風險較高的地區,提醒市民注意。他強調發出提示須考慮地區範圍內斜坡數量等情況,並參考不同數據,視乎情况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