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近日在社會引起廣泛討論,衞生署中央登記名冊的取消登記人數亦被指有上升趨勢。有醫管局器官捐贈聯絡主任表示,不論死者生前有否登記,最終仍要視乎死者親屬的意見,而大部分捐贈器官的死者生前均沒有在名冊登記。他們呼籲市民在世時,應盡量多與家人分享意願,並指市民如有在中央名冊登記,有助聯絡主任說服親屬作決定。
器官捐贈工作未受近日爭議影響
屯門醫院器官捐贈聯絡主任張淑雯稱,過往僅聽聞零星家人反對死者生前捐贈器官的意願,大部分經游說後都願意捐出離世親屬的器官,強調最終都要靠家人同意捐贈器官。她指,中央名冊已登記的人數佔整體人口不多,不太擔心取消登記的情況,又稱每年接觸的個案當中,捐贈者通常都沒有登記,反而是向家人口述意願,「希望唔好真係只講而唔做登記」,又指未見近日捐贈個案有任何影響,相信社會仍在消化有關訊息。
捐器官後不影響遺體儀容
張淑雯又指,其接觸過的家屬拒絕原因林林總總,主要涉及保留全屍的傳統觀念、不知悉死者生前意願、感到不捨等,舉例稱有家屬在接觸初時已斷言拒絕,後來有感死者的心臟強壯,決定「反口」同意捐贈。她並指,不少家屬都有謬誤認為捐出器官會影響遺體儀容,解釋身體會有胸腔骨骼支撐,加上屆時會穿上壽衣,外觀將如正常人一樣,「冇人會知有冇做器官捐贈。」她坦言與家屬接觸時,只希望對方「唔好咁快拒絕,俾時間諗一諗」。
聯合醫院器官捐贈聯絡主任梁宇添補充,近年市民對器官捐贈認識增加,不時有死者家屬主動向他提出要主動捐出器官,又重申生前向家人交代意願很重要,「市民如果有意願請提出,否則後人好難做決定。」他指,聯絡主任事後會向家屬交代哪些器官可用、解釋為何不可用,又希望帶出捐贈器官的「初心」是大愛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不擔心本港與內地建立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會影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