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是勞動節,明愛勞動友善社區計劃早前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以面談方式訪問463位清潔工。結果發現逾八成受訪工友在過去一個月,都有至少一個部位勞損,勞損率最高分別是膝蓋(42.8%)、肩膀(34%)及下背部(30.7%);更有近七成工友指身上的勞損由工作導致、有兩成表示過去12個月曾在工作期間受傷,逾四成受訪者指生活受影響。
57歲的李女士投身清潔行業超過20年,現於寫字樓任職清潔工,主要負責拖地掃地、吸塵、收垃圾、洗廁所等重複性動作。她認為長時間的勞動工作,令肩部、下腰及膝蓋等出現各種勞損,更會「痛到瞓唔著」。
對醫生稱勞損「冇得醫」感灰心
李女士曾為此多次請假求醫,試過花逾600元看一次私家醫生,也試過到急診室求診,但醫生卻說日積月累的勞損「冇得醫」,只向她處方止痛藥。她直言聽完後「覺得個人好消極」,十分灰心,認為「痛時都得唔到真正嘅醫治」。
不少人受訪始知患慢性病
理大護理學院副教授張健認為,眾多因素之中,捱痛工作與身體勞損有莫大關連,舉例稱約42%工友表示經常及幾乎總是在疼痛、不舒服的情況下繼續工作,以免影響工作質量。她續指,不少受訪者都在參與研究時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疾病,又相信工作環境差和工時長、無時間看醫生,都是令他們延誤求醫、無控制病情的因素。
李女士去年參加明愛與理大合辦的「多元化骨賂肌肉健康促進課程」後,認為身體在拉筋後能得到舒緩,心情都放鬆不少。明愛建議企業加強宣傳預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知識、鼓勵企業讓員工在工作時間內做運動或健康檢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