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遠輝認為政府需考慮如何安置棕地上的作業者。(資料圖片)

「土地大辯論」將於月底結束,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圓圖)昨出席電視節目時表示,小組將於本月21日開會整理收集到的意見,以撰寫「初步觀察」報告,認為目前以填海造地及發展棕地的選項較少人反對。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則認為,填海發展東大嶼都會的選項可取,因政府不必憂慮收地等具爭議的問題。
黃遠輝表示,綜合過去多月的意見,認為較少人反對發展棕地,政府需要考慮如何妥善安置棕地上的作業者,以釋放土地潛力,但認為短中期只能釋放約15%棕地,即約110公頃土地,而中長線則可另外發展多220公頃。他又稱,填海亦是另一個較多人支持的選項,雖然有環保團體及漁民反對,但漁民態度並不強硬,認為政府需思考「是否可以做好一點補償機制」。
「初步觀察」報告料包括3至4項建議
他指,將於本月21日開會整理收集到的意見,將「初步觀察」報告提交予特首林鄭月娥,當中包括3至4個較清晰的發展方向,以供林鄭月娥撰寫施政報告時作參考。他相信「初步觀察」與最終報告差異不大,料報告會按支持度多寡,順序排列18個選項,直至達到提供1,200公頃土地的目標。但他強調,如某選項的反對意見強烈,小組未必會將該選項納入最終報告。
陳智思支持發展東大嶼都會
另外,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認為在東大嶼填海2,200公頃造地的方案可取,因填海土地屬政府所有,不必憂慮收地等問題,而政府可控制興建房屋大小及價格,有助年輕人置業。他續稱,北九龍有不少樓宇未來10至20年內面對老化問題,認為填海可提供空間去安置受影響居民,令重建計劃更具彈性。
澄清非為高球場獲航
陳智思又認為,早前有報章引述他指發展粉嶺高球場是「愚蠢」,他澄清並非為高球場護航,而是認為即使發展高球場亦不會對土地供應有實質意義及影響,不能解決長遠土地問題,但同意高球場應進一步開放予公眾使用。至於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他認同環團的擔憂,因政府或會將郊野公園邊陲地帶視作是容易獲得的土地,最終會破壞郊野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