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公開諮詢將於下月尾結束,《am730》主辦的「土地小辯論」公開論壇昨午展開第二場,其中兩位講者都以劏房問題為主題,指出納米單位對嬰兒孩童的成長有很大副作用,冀市場停建相關單位。中原集團主席兼總裁施永青則建議將私樓市場分割為永久居民及自由投資,以助港人置業。

施永青(右)認為分割私樓市場為「一石多鳥」方案。(林俊源攝)
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推論,實際劏房戶應比政府所指的21萬為多,因部分工廈劏房個案該未能統計,並指對土地供應感灰心,建議政府將「點心紙」的公營房屋數量公開,較易取得支持。對於被視為過渡性房屋項目之一的社會組合房屋項目,蔡海偉稱雖獲屋宇署支持,但審批太慢,影響進度。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則引述研究指,居住如劏房等這類納米單位,會增加兒童成長期所受的壓力,及容易產生暴力傾向,呼籲市場停建納米單位。
就土地供不應求,住宅樓價持續高企,資深產業測量師彭兆基建議,可考慮限制海外投資者及公司購買住宅物業以壓抑樓價;不過,施永青認為此舉有違《基本法》105條相關的規定,建議將私樓市場分割為永久居民及自由投資,批出「永久居民」住宅地時,可加入限制,如只准自住及轉售予未有物業港人,目的是保障港人一生起碼有一次首置機會。他又指,盡快解決房屋問題,其他很多社會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故盼社會各界盡快取得共識。

論壇開始前與會者先看專題片段加深背景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