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24-06-21 04:31:59
日報

大學學費連加3年 平均每年5.5% 陳國基:加學費與政府財赤無關 議員:學生做兼職可抵銷

分享:
頭版

本港大學學費調整昨正式公布。當局表示,大學教資會資助大學公帑資助課程,在明年起連續3年加學費,3個學年平均每年增加5.5%,即每年加逾2,000元,最終加至每年49,500元。政務司長陳國基表示,有小心考慮加幅,不希望有學生因此未能升讀大學;又指加學費與政府財赤無關。各大專院校對學費調整普遍表示理解。有議員認為,學費平均每月增200多元,相信學生做兼職可以抵銷。

大學 學費

現時全日制學士學位、研究院修課及研究課程,每名學生每學年學費平均水平為42,100元。學費於明年加至44,500元,最終增至2027/28學年的49,500元,較現時高17.5%。至於副學位課程平均現行學費水平為15,040元,最終增至17,800元。以平均現行學費水平計算,如學生明年入學就讀學士課程,首3年學費每年遞增,至第4年總學費支出為190,500元,較未調整的4年學費168,400元,多出22,100元。

政府表示,對上一次於1997/98學年調整學費以來,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已累計上升四成。相對而言,這次學費調整幅度非常溫和,學生每月實際僅多付約200元,相信能夠負擔。政府亦持續增撥資源擴容提質,下學年的經常性撥款將近240億元;政府的政策亦確保符合資格的學生不會因經濟困難而無法接受高等教育。

Ad Block
大學 學費

政府指大學學費加幅溫和。(陳奕釗攝)

陳國基表示,加學費與政府財赤無關,而是因政府大學生學費資助比率(90%)高於目標的接近82%,有必要調整。他表示連續3年加學費,政府的資助比率達到約86%,仍未達標。但當局暫時目標只是加3年,3年後未有計劃再加學費。

調整細節出爐後,8間受資助大學均表示理解決定,相信政府在考慮學費調整幅度時,已綜合審視香港經濟的發展狀況、不同家庭的負擔能力;又表示,校方提供不同類型的學生資助計劃,如同學有財務上的需要,可向大學提出申請。

議員倡不同科目不同學費

身兼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的立法會議員劉智鵬表示,「反正已二十多年無加學費,要追回成本並非朝夕之間」,認為可「攤長時間」加學費。他建議檢討加學費機制和「不同科目不同學費」的可行性;又指若加5%左右學費,涉及約2,000多元至3,000多元,即平均每月200多元到300多元,「大學生只要做數小時兼職就可以抵銷加幅」。

中大聯書院學生會工作小組召集人羅竣彥就認為,基層或領資助的同學期望資助金額可隨加學費而提高,令他們能全額繳付學費。他亦建議當局不連續3年加費,「每兩、三年再檢視一次加多少,可能學生心理上會好過一點。」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