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太空油」的依托咪酯(主要成分),因容易吸食和價錢便宜,旋風式在青少年間流行,引發新一輪吸毒風暴。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最新調查顯示,首次吸毒年齡平均為19.5歲,最年輕的僅為9歲;當中近一成受訪者曾吸食太空油。有少女與家人關係欠佳,為了排解壓力,曾每月花逾萬元吸服太空油煙彈,結果出現幻聽和手震等後遺症,幸及時尋求協助戒除毒癮;她期望社會不要標籤他們,應多點陪伴和鼓勵助脫毒海。服務處建議,加強學校教育;設立網上求助平台等。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今年9月至11月進行「吸毒者動機研究」,透過問卷調查訪問了304位吸毒者。結果發現,首次吸毒的年齡平均19.5歲,而首次吸毒年僅最低僅9歲,最高57歲。其中未滿18歲的佔49.5%,18至29歲的佔40.6%,反映吸毒多於青少年時期開始。
吸食的毒品種類方面,最多人吸食大麻,佔50.7%;其次為K仔,佔50.3%。而近期流行的太空油,亦有8.6%受訪者指曾經吸食。機構表示,隨太空油冒起,恐加劇吸毒的年輕隱蔽化。
與父母關係差 沉淪毒海逃避
現年19歲的Luna,自幼與父母關係欠佳,15歲時與家人吵架後離家出走。在朋友影響下,於娛樂場所首次吸毒。她指,曾經每月花逾萬元購買太空油煙彈,並曾在一天內吸食6至7粒。惟毒品的後遺症漸漸浮現,吸食太空油令她出現手震和幻覺等後遺症。最終她在2022年尋求協助,並慢慢游離毒海。
Luna表示,最初是希望透過吸毒忘記與父母吵架的不快,但她後來明白到這種逃避方式並不能解決問題。她表示,很多吸毒者其實都是不開心和感到孤單,希望社會不要標籤他們,而是多點了解和陪伴。
另一個案,50歲的Phoebe是單親媽媽,今年8月發現女兒在家中吸食太空油,並出現手震和站立不穩的情況。她在中心社工的協助下,改變與女兒的溝通方式;又明白到女兒是因在生涯規劃方面感到壓力,才藉太空油減壓。在她的支持下,女兒開始戒毒。Phoebe表示,使用毒品的人內心很孤單,亦希望女兒能明白人生可以有不同的發展;又希望家人可與吸毒者同行,共渡難關。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PS33尖沙咀中心服務主任葉永裕表示,年輕人容易透過社交媒體接觸到毒品,加上太空油容易攜帶和收藏,令青少年更加容易接觸到太空油。
精神科專科醫生黃信銘表示,過去一年曾接觸過吸食太空油的案例,吸食者會出現精神錯亂和情緒不穩的情況。他續指,太空油會影響青少年的腦部發展,損害腦部功能。
關注太空油危害 促正向支持及早介入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建議,透過不同渠道防止青少年接觸毒品。在校園方面,中學及大專院校將毒品預防教育納入常規課程,並關注「太空油」的危害;制訂「處理懷疑受毒品影響學生」指引,強調正向支持及早期介入。此外,設立網上求助平台,提供線上專業支援、社區戒毒小組等。最後,亦要加強社區教育,推動社會接納和支持吸毒者求助。
太空油之所以受青少年歡迎,是因為它能夠混在電子煙中吸食,不易惹人察覺,有意見認為需要禁止管有電子煙產品。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認為不應該刻意混淆「太空油」和「電子煙」,因兩者不論在成癮性和毒理都截然不同。關注組認為政府應多參考內地及國際做法,適時審視對新型煙草產品的規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