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更新通過大規模的土地規劃和重整、樓宇復修,以至保育和活化,改善地區環境,但對於經常留在家中的長者而言,他們除了期望享用更優質的社區設施和安全的樓宇環境外,亦希望能夠改善家居環境。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貫徹改善舊區居民居住環境的宗旨,在去年以先導計劃形式,推出「樂齡安居」家居改善計劃,旨在協助重建項目內的長者搬遷至安置單位時,為部分有需要的長者配置合適的傢具,並增添長者友善的家居設施,改善生活質素。
市建局特別與社區合作夥伴 — 建造業關懷基金綜合服務中心及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組成跨專業服務團隊,度身設計家居環境及訂造合適家具,至今共有六戶受惠長者,其中五戶已完成。
連結社區夥伴 凝聚助人自助力量
建造業關懷基金綜合服務中心一直致力為建造業意外身故或嚴重受傷工人的家庭提供支援,該中心透過這計劃,讓受助者成為助人者,發揮專長,回饋社會。陳浩賢(浩賢)是該中心幹事,亦曾受惠於建造業關懷基金。
2009年,浩賢從事裝修判頭的父親因工業意外不幸身故,當年只有20歲的他,本來計劃修讀室內設計,待畢業後可與父親合組「父子檔」,豈料遭逢厄運,一家頓感徬徨。建造業關懷基金得悉浩賢家庭的個案後,向他們發放慰問金,協助渡過難關,亦讓浩賢可以繼續學業。浩賢有感裝修公司是父親的畢生心血,於是決定接手,展開半工讀生涯。透過基金,浩賢認識了其他不幸的家屬,互相扶持,走出難關。
浩賢得知有關計劃後,很快便決定主動請纓參與,期望以其專長及技能幫助別人,他說:「今天我能夠經營一間自己的工程公司,全賴當年善心人的幫助。我期盼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將幫人的精神傳達開去。」這趟是他首次參與市建局的計劃,凡事也親力親為的浩賢說:「我們完成工程後與受助人傾談,他們均對新居讚口不絶,看見他們這樣滿意,成功感比完成一個豪宅設計更甚。」
浩賢對於能參與這個計劃感到很開心,亦很滿足,他很樂意與外界分享更多,以鼓勵更多人以自身之力回饋社會,他亦希望與市建局繼續合作,幫助舊區更多有需要的人士。
疫情下的工作機會 建造業工人受惠
去年,2019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各行各業也受打擊,不少工人生計均大受影響,建築、裝修也是其中一個面對極大挑戰的行業。市建局與建造業關懷基金綜合服務中心合作推行計劃時,亦特別找來在疫情下面對開工不足困境的建築、裝修工人來參與,讓他們助人之餘也自助,獲得開工機會及增加收入。
照顧長者現在及長遠需要
「新居設計得好好,遷就到我矮細身型,連我的日常起居需要也照顧周到!」黃婆婆很滿意新入伙公屋安置單位。如此貼心的裝修設計,正是由市建局團隊與建造業關懷基金綜合服務中心,協力打造切合需要的安樂窩。
74歲的黃婆婆是受惠個案之一,原本獨居於市建局土瓜灣庇利街/榮光街發展項目內的劏房,她因糖尿上眼導致視力模糊,加上身高只有約四呎,過去在家中拿取雜物時經常要「擒高擒低」,易生危險。去年配合重建項目的清場,獲安置到公屋單位居住。雖然居住環境大為改善,但新居未經任何裝修,亦沒有配置家具,對獨居長者來說,實在不知該如何妥善設計新居,以符合自己的需要。
服務團隊在其新屋入伙前,首先安排社工及職業治療師,評估黃婆婆的身體狀況及舊居環境,然後與室內設計及裝修工程團隊,商討如何設計其新居。
三大貼心設計 方便身型嬌小受惠長者
為配合黃婆婆的嬌小身型,團隊想到可為她在客廳安裝具自動升降功能的電動晾衫架,以免她要將身體伸出屋外使用晾衣架;亦為她在大衣櫃內加裝可升降的掛通,以增加衣櫃的空間,及減少「擒高擒低」易生危險的機會;新特低床架亦是針對她的身高而特別訂造,各項設計改善了黃婆婆平日起居生活。
新居的裝修工程需時約兩個月,黃婆婆於去年11月遷入新居。原來只有基本裝修的公屋單位,搖身一變成為實而不華和基本傢俬一應俱全的安樂窩,笑逐顏開地表示:「感謝市建局及服務團隊,為我把家居打造得很合用、很方便,還特意遷就我的身型造出多項貼心設計。」
改善舊區長者生活 將「更新」精神帶入屋
負責「樂齡安居」家居改善計劃的市建局社區發展經理張鈞灝(Howard)及高級主任雷婷婷(Trina)形容,這次計劃的服務理念是將市建局的「更新」精神,從地區帶入屋。Howard說:「市區更新可以改善舊區環境,但對於經常留在家中的長者而言,改善家居環境同樣重要。故此,我們一直探討推行適合的計劃,連結社區夥伴的力量,為有需要的長者改善家居環境。」
市建局早於2018年起,已推行「『守望相助』家居維修計劃」,三年來已為約1,000名居住環境較差的長者及基層家庭,提供免費家居維修支援服務,而「樂齡安居」家居改善計劃,旨在深化這份改善有需要人士家居環境的理念, Howard 和Trina解釋,「在現行給予受重建影響租戶的補償和安置機制下,合資格租戶可選擇特惠現金津貼,或接受安置安排;選擇接受安置的租戶,如符合入住公屋資格,可獲編配公屋。當重建項目範圍內的租戶獲編配公屋上樓後,市建局的基本安置任務本來可以說是完成,但我們多行一步,全面改善舊區居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