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學生就讀專上學院近年有上升的趨勢。平機會早前委託城大進行調查,成功訪問673名年輕殘疾人士,有46.4%受訪者表示在學校被同學取笑或排斥,有44.3%受訪者指其老師未能理解或難以理解他們的學習困難。有51.9%顯性殘疾者認為因其殘疾而沒有得到晉升,亦有33.3%顯性殘疾者稱其僱主拒絕提供工作調適。
逾八成半僱主願聘請具專上學歷殘疾人士
調查同時訪問748名家長、僱主、教師等非殘病持份者,有85.1%僱主願意聘請具專上學歷的殘疾人士,但有時55.3%僱主關注無障礙或調適措施的成本,有52.2%僱主擔心與殘疾僱員相關培訓成本,或因或被起訴而不能對殘疾僱員作紀律處分。雖然有超過八成僱員稱願意與殘疾人士共事,但有72.7%僱員認為若殘疾同事工作表現欠佳,僱員更難解僱。
負責調查的城大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助理教授關志健建議,當局加強公眾對《殘疾歧視條例》的認知,並在公眾推廣接納多元的意識。他亦建議加強主流中學的支援系統,並為年輕殘疾人士提供多元化、從學校過渡至工作的路徑;同時邀請商界推動職場共融。他亦期望可強化對殘疾專上學生,以及隱性殘疾人士的支援,並邀請家長參與,了解子女情況以訂立務實目標和期望。
平機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表示,不少僱主都假設殘疾僱員學歷有限,一開始就拒諸門外;亦有僱主擔心殘疾僱員表現欠佳,因有法例保障而「易請難送」。朱澄清,僱主在員工紀律問題,只要對有關僱員如普通僱員處理,便沒有問題。而會方每年都收到約600宗涉及殘疾人士的投訴,當中主要涉及僱傭關係,但接近一半都不成立。而須調停的個案中,有八成多都調停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