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公眾諮詢尚餘一個月,屯門西面的龍鼓灘為現時土地小組「5加1」填海選址之一,或被規劃用作工業及其他用途。龍鼓灘村村長劉威平稱,龍鼓灘地勢三面環山,只有西邊向海,鄰近還有發電廠、油庫、煉鋼廠等工業設施排放廢氣,近十年村民已經出現不同的呼吸道問題,若然填海加上發展工業,會令混濁空氣無法疏通,村內逾2,000名村民「避無可避」,擔心健康每況愈下。他又指,龍鼓灘村在下雨天不時遇上海水倒灌,萬一填海或會加劇水浸,近海村屋首當其衝。

環團憂破壞生態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副總監(海洋保育)李美華稱,龍鼓灘為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但近年附近水域開展港珠澳大橋及三跑工程後,便再無白海豚出沒。她又以深圳前海填海後令米埔自然保護區內水流變慢為例,指現有填海工程的採用方法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壞,擔心具有生物多樣性的龍鼓灘填海後,不僅海洋生物遭殃,岸邊濕地生物亦未能倖免,促請政府優先考慮發展具交通配套或基礎設施的棕地。

龍鼓灘內紅樹林住了一定數量招潮蟹。(陳琬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