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0-08-14 04:30:00
日報

忙中帶甜 新疫情帶來第三波壓力 醫護感激人間有愛

分享:

第三波疫情為醫護帶來第三波壓力,如醫護需於約一日內將亞博展覽館「變身」為社區治療設施,並要妥善規劃病人入住、轉院及出院安排及流程;有份參與亞博社區治療設施籌備工作的九龍東醫院聯網顧問護師余忠諍(左二)形容整個過程「摸石過河」,但樂見之後病人與醫護間的關懷互動,感受到人間有愛算是「忙中一點甜」。
 

余忠諍上月底收到通知須於翌日到亞博館工作,他形容7月底的籌備工作像「摸石過河」,因要在1.5日內完成館內的設置,包括要照顧病人基本起居安排,如自助領取膳食地方及流程,笑指「我地都未做好晒,已有病人出院了。」

adblk6

在亞博館工作只能靈活應變,例如最初規劃只有6個浴室,隨着入住病人增加,增添十多個。第三波疫情工作壓力更大,加上全球對今次疫情未完全掌控,為免影響家人,不少醫護「唔敢回家」,余忠諍已近半個月未見家人。但他指,在亞博館看到病人間互相關懷、勉勵,更會互比CT值(CT值愈高,即病人體內病毒量愈低),一些出院病人會鞠躬感謝醫護,更有醫護同事貼心地為出院病人送生日卡,看到人間有情的畫面亦算是「忙中一點甜」。

除亞博館的醫護,駐守鯉魚門社區隔離設施的工作人員更要面對大自然的「威脅」,如穿著保護衣須在炎夏高溫、大雨沱滂下工作;在該隔離設施工作的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護士楊霸好(右一)指,因隔離設施原是度假村,戶外環境較多,即使3號風球及酷熱天氣下,醫護仍需身穿保護衣在戶外行走到不同營區,不過「大家辛苦但沒有不開心。」

鯉魚門社區隔離設施亦為整個抗疫工作起重要作用,減輕急症室及醫院壓力,但隔離設施有別醫院設計,加上患病壓力,港島西聯網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部曾培鎌醫生(右二)指,病人最常出現問題仍是情緒的不適,曾有病人表示有不適是「個心唔舒服」,醫護亦會留意到這方支援。

亞博出院病人少玲坦言入住亞博館時因與醫院設計不同,亦感覺陌生,並擔心私隱度不足,但入住後,感受到醫護的幫忙及病友間的互相扶持,膳食亦較想像中理想。她指,在亞博館中結識了幾名病友,出院後仍保持聯絡。兩日前出院突然收到醫護的驚喜生日卡,更感動至落淚。

adblk7

入App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

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