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環署利用熱能探測及成立夜間滅鼠隊 稱捕鼠量較去年升兩成。(資料圖片)
食環署署長楊碧筠出席屯門區議會會議時表示,自7月起增設19隊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各區成效顯著。她又指,利用熱能探測機找出老鼠活躍度較高的地方,並會配合新技術,例如「T型鼠餌盒」等打擊鼠患,今年首7個月捕捉到的鼠患數目較去年同期多約兩成,並說當局會與私人屋苑合作滅鼠,不會只是在公眾地方進行。
議員江鳳儀在屯門區議會上表示,區內街市堆積大量發泡膠箱,滋生鼠患,造成環境污染,關注署方的根治方法;議員甄紹南則問到,政府成立的19隊夜間防治鼠患流動隊的人手規模,以及除了針對公共地方的鼠患,會否處理私人住宅範圍的情況。
楊碧筠:會聯同私人屋苑合作滅鼠
楊碧筠回應指,署方轄下70多個人流較高的街市,自2020年起逐步在營業時間後放置大量捕鼠器,今年6月起再擴展至全部96個食環署管理的街市,強調滅鼠行動並非只集中在公眾地方,也會在署方自己或其他部門轄下管理範圍採取聯合行動,明白老鼠會四圍走動,會聯同私人屋苑或機構一同處理鼠患問題;另外,針對非法棄置情況,署方亦積極採取檢控行動,以達到警示作用;政府亦已開展發泡膠箱回收試驗計劃,加速回收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