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2020-06-24 04:30:00
日報

把握機會 3隻BB由市民揀名 海洋公園誕15隻港產狐獴

分享:

海洋公園又有新成員!於去年由澳洲來港的5隻狐獴已適應香港生活,並成功在公園「開枝散葉」,一年間已有15隻狐獴寶寶在園內出生;當中最年幼的三胞胎狐獴寶寶(圖)尚未改名,海洋公園即日起舉行在官方Facebook專頁舉行命名活動,結果將於下周一公布。


候選名單顯香港獨色
最年幼的三胞胎狐獴寶寶在2月27日出生,公園指,牠們性格各異,一隻喜歡叫喊,另一隻比較喜歡與護理員互動,第三隻則比較內向,經常待在族群較年長的狐獴身邊。海洋公園因應牠們的外貌和性格,為牠們擬定3組候選名字,供市民投票選擇,包括Magic(意譯魔法、神奇的生命)、Mirror(鏡子、代表族群成員互相倚靠和學習),及Mochi(糯米糍、代表牠們軟綿綿的可愛樣貌);第二組雞蛋仔、糖蔥餅和白糖糕,因在香港出生,加上外表可愛又軟綿綿,貌似港產特色小食,這組名字凸顯了香港獨特文化;第三組是茶走、齋啡和鴛鴦,因小狐獴的毛色近似港式特飲,這組名字切合了牠們的外貌色彩及出生地。


7月與訪客見面
公園指,命名活動即日至6月28日下午6時舉行,結果將於6月29日公布。而20隻狐獴連同2隻亞達伯拉象龜,7月起在全新動物展館「小狐獴與大象龜之旅」與訪客見面。除海洋公園外,香港動植物公園亦於2016年迎來兩隻雌性狐獴,並「居於」新設「狐獴之家」。

狐獴一般生活在乾旱空曠的平原上,身體修長,成年身長約29厘米,另有一條長約長19厘米尾巴,長有銀棕色的軟毛,尾巴末端深色,喜愛群居。牠們以昆蟲為主要食糧,但亦會食鳥類、蛋類和水果;爪子強而有力,適合挖掘地洞。

adblk6

狐獴繁殖無嚴格的季節性,在野外平均可活12至14年,孕期為約130天,每胎產子6至8隻,一年可生產兩次。

當狐獴族群中部分成員外出覓食時,其他成員會留守洞穴充當「哨兵」,以防鷹、鵰等猛禽襲擊。放哨時,牠們會以後腿站立,一旦發現危險,「哨兵」會發出尖叫,提醒同伴躲進地洞或找掩護。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 👇立即按此參加

amJetso送太興鮮臘腸,立即按此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