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全球網民自由編輯的網上百科全書《維基百科》,已成為各國民眾消疑解惑的重要工具之一,惟中國官方屏蔽了部分政治敏感詞條,目前更準備在明年推出《中國大百科全書》(圖)網絡版,以權威編纂團隊為賣點,欲與《維基百科》一爭長短。
紙本《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二版分別在1993年及2009年出版後,當局於2011年批准以電子版形式推出第三版,目前密鑼緊鼓編纂中,據報動員逾2萬名中國高等院校及研究機構等各科權威學者,首階段目標為編纂30萬條詞條,計劃明年上線,成為提高全民科學文化素養的國家公共知識服務平台。
參與編纂的歷史學家黃安年直言,《維基百科》是需要格外注意的競爭者,因為讀者認為它權威、準確,「但我們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最優質的編纂隊伍……我們的目標不是追趕而是超越」。
總主編:可引導社會
中科院院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總編委會副主任白春禮上月曾表示,其目標是編纂一部代表世界最高水平的網絡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執行總主編楊牧之亦指出,目前世界各國都積極編纂百科全書,藉此引導社會公眾,在此形勢及時代壓力下,中國要抓緊時間編纂自己的百科全書,並要靠品質和創新後來居上。
英國廣播公司(BBC)則引述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中心研究員亞瑟里(Taha Yasseri)稱,中國此舉是要吸引更多網民閱讀國家批准的內容,另有批評人士認為,政府資助的作品會因政治目的而將部分內容省略或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