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議員視察海堤及臨時填石平台。(陳奕釗攝)
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填海工程屢傳出壞消息,早前更傳出海堤「崩塌」。路政署港珠澳大橋香港工程管理處長李偉彬重申,工程的永久海堤及臨時填石平台位置,並無超出環評要求及法定施工範圍,而有關填石平台最快年中可拆走,完成鞏固海堤,惟有議員認為事件仍有疑團未解,促當局盡快交代獨立調查結果。
接線填海工程早前被揭發,有兩處共長550米的海堤出現崩塌,有5至10米移位。約20名立法會議員昨到工程地盤視察海堤、人工島旅檢大樓及香港接線的高架橋。李偉彬向議員簡介工程時稱,承建商已在海堤旁興建臨時填石平台,並已特別「加大加厚」來鞏固海堤。他稱,雖然擴建臨時填海區,面積僅是9.8公頃,並不超出環評報告的10公頃,亦無超出刊憲施工範圍,未來會不時監察海堤狀況。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陳淑莊質疑署方不違反環評的說法,以及9.8公頃的計算方法。她又指,海堤崩塌事件早於2014年發生,政府仍未公開兩次海堤崩塌報告,而路政署早前委託獨立顧問進行調查的報告亦未公開,故委員會已去信當局,要求在一至兩星期內交代事件。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郭家麒稱,大橋花費逾千億公帑興建,政府要令「港人安心」,有必要開誠布公。
環保署昨晚回應指,絕無包庇任何工程、人士、機構或政府部門,重申現在無證據顯示接線填海工程違反環境許可證的要求或其他環保法例的情況。
另外,香港口岸人工島佔地130公頃,包括旅檢大樓、海關和入境處大樓、污水處理設施等。其中旅檢大樓須鋪設每塊重670噸、共45塊預製組件作為上蓋,現已鋪設33塊;至於香港接線的高架橋面,亦正在灌上瀝青,李偉彬認為現時整體工程進度良好,維持今年底具備通車條件。
對於有指人工島的圓鋼筒未有插入海床的預定深度,李偉彬指,各圓鋼筒會因應個別的土質而放置合適深度,「唔會出現唔夠深度問題。」

旅檢大樓的上蓋已見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