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府力推創新科技產業,預計將有更多新發明或技術推出,為配合產業及經濟發展需要,檢討現有專利制度後,專利註冊處將增加「實質審查」功能,引入「原授標準專利制度」、優化現行短期專利制度,以提升本港專利審查實力,為本地企業提供更便利的申請專利渠道,並推出規管專利代理服務暫時措施,長遠建立完善監管相關產業制度,新制度下周四(19日)生效。
以往在港申請標準專利,須先向內地、英國或歐洲專利局提交,再到香港的專利註冊處透過形式審查批出,即「再註冊制度」,平均需46.3個月批出申請。
新制度下,該處將增加實質審查功能,由6名分別涵蓋化學、電工及機械工程範疇的專利審查員進行相關專業實質審查並作裁決,從而引入具實質審查的原授標準專利制度,提供一條直接在港申請專利的途經,並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專利註冊處顧問,協助處方審批。
知識產權署助理署長(專利及外觀設計)曾志深(圖)表示,新制度除沿用再註冊制度,並加入原授專利申請制度,粗略估計約24至36個月可完成,視乎個案複雜程度或文件遞交情況。另外,政府也推出暫時規管措施,禁止任何人在港使用與專利從業相關的一些具混淆性或誤導性名銜及抽述,以保障申請人,違者最高可罰款5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