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會動輒要求表現不稱職的官員下台,已離開「熱廚房」的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圖)認為,若有事發生便要求官員「人頭落地」,是十分消極的看法,因可能涉及一些結構性問題;他又指香港的政制發展停滯不前,行政機關認受性脆弱,令政府推行政策時舉步維艱。
本身是公共管治學者的張炳良,昨出席商台節目時說,前特首董建華2002年推行高官問責制時,或因太強調「問責」,令社會對問責制的看法較單純,一旦有事情發生,便要官員「引咎辭職」或「人頭落地」,他認為這是很消極的看法,「如果問題好結構性,邊個做都係(人頭)落地。」
他認為,問責制須配合整個政制改革發展,但他指政制發展停滯不前,行政機關認受性脆弱,未能取信社會,推行政策時舉步維艱。
張炳良又說,2012年加入政府,原本希望只負責房屋範疇,但因政策局改組不成,至2013年出現高鐵延誤超支問題後,花愈來愈多時間處理交通範疇,形容不斷要「拆彈」及「救火」。
至於港鐵沙中綫工程風波,他認為現時大家掌握的資料很零碎,令人感覺混亂,但是否涉及承建商監督、港鐵管理及行內問題等,有待政府成立的獨立委員會調查。
他又說,房屋問題要多管齊下,並指填海雖然不能解決短期問題,但若現時不作決定,中長期便沒有土地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