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要欣賞一些受歡迎的場地演出,如演唱會、棟篤笑及舞台劇等,不論在售票處或網上購票,每每都會遇上「一票難求」、「撳爛F5」的慘況,但轉眼網上「放飛」平台卻出現大量黃牛飛。為打擊「炒黃牛」問題,民政事務局正考慮修例,研究將炒黃牛列為刑事罪,採用實名制買票,及逐步減少內部認購門票比例等。演出業協會贊成修例,但對引入實名制感憂慮,及促請當局維持內部認購最高八成比例。
民政事務局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指會考慮是否可修訂《公共娛樂場所條例》,將涵蓋紅館及伊館等政府場地,以遏止炒賣活動。當局原則上亦不反對探討立法處理出售「黃牛票」問題,但由於涉及刑事罪行,必須審慎。至於網上出現大量「黃牛票」,部分更涉境外網站,當局指,執法上有困難,並認為單靠修例不能杜絕「黃牛票」,而推行實名制購票和入場,及增加公開門票供應亦是有效方法,但明白主辦機構有顧慮,包括觀眾或要早兩小時前到達等,康文署與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將共同研究,並透過明年成立的「智慧政府創新實驗室」,邀請業界提交既能方便觀眾進場同時亦能保障私隱的方案,暫時會繼續容許機構自行選擇是否採用實名制。就現時在紅館和伊館演出,主辦機構最多可保留八成門票作內部認購。當局認為有下調空間,但基於業界擔心影響營運,局方認為不宜立即大幅降低相關比例,而是逐步下調。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下周一將討論建議。(相關新聞見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