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計劃明年收回西隧後,推出三隧分流方案,當中引入「擠塞徵費」理念,屆時三條海隧將分開繁忙及非繁忙時段收費,希望藉此解決過海隧道長期塞車問題。有業界人士及立法會議員認為未必有效紓緩整體交通擠塞問題;運輸署就指,計劃主要針對私家車,希望鼓勵私家車主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選擇非繁忙時段出行。
香港汽車會會長李耀培指,市民駕車上班,特別是過海是有其目的和其原因,在主要上午上班及下午上班時間要擠塞徵費的話,除非公司推行彈性上班時間,否則擠塞徵費無助改善海隧擠塞問題。他認為現時三條過海隧道未有被善用,起不到分流作用,希望可統一收費達致三隧分流,亦希望加速(興建)第四條海底隧道。
陳恆鑌:倘減私家車出行需設泊車轉乘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表示,如果繁忙時間收費比非繁忙時間貴,相信有效調節車流,尤其私家車司機或會調整出行時間,但若說真的要減少私家車出行,要其他措施,譬如泊車轉乘,在不同地方大欖、小欖這些地方興建多些泊車轉乘站,令私家車在那裡泊下車,可坐直接安排的巴士出市區,這種做法可能才有助減低車流。
運輸署:盼鼓勵私家車主改乘公共交通
運輸署副署長邱國鼎表示,建議推出過海隧道擠塞徵費,主要針對私家車出行,現時早上繁忙時段,過海隧道有9萬多車流,當中六成是私家車,但私家車的運載量只佔整體18%,期望透過擠塞徵費,鼓勵私家車主改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選擇非繁忙時段出行,當局亦正研究泊車轉乘措施,讓住在偏遠地區的私家車主減少駕車過海。邱國鼎又指,紅隧上次加價已在1999年,正考慮每1、2年檢視交通情況,以決定是否要調整隧道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