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坦布爾東部Kocaeli沿岸被海鼻涕覆蓋。(美聯社)

伊斯坦布爾東部Kocaeli出現大面積海鼻涕。(美聯社)

伊斯坦布爾東部Kocaeli大面積海鼻涕對生態構成壞影響。(美聯社)

Kocaeli大面積海鼻涕。(美聯社)

Kocaeli海鼻涕有待清除。(美聯社)
土耳其海面近日出現俗稱「海鼻涕」(sea snot)的海洋黏液,若持續不退,可能引起生態危機,專家指其出現,與海洋溫度上升有關。科學家近日以自然環境中有益的海洋細菌加以分解,初步研究發現,可將海洋黏液清除。
當局已批准伊斯坦布爾大學海洋生物學系教授阿爾圖(Gulsen Altug)團隊展開相關研究。該團隊在伊斯坦布爾雅尼卡皮區(Yenikapi)的港口做實驗,以代謝特性適於分解海洋黏液的本地細菌,每天早、晚對海面圍欄裡的黏液投放。
對海鼻涕多次投放細菌
阿爾圖表示,本月8日開始在受控條件下展開研究並蒐集樣本,「我們把過去20年來從海洋中分離出來的本地細菌分離株,投放到黏液覆蓋的海面上」,第一次投放就將海面上的黏液分布有效稀釋,10日第2次投放,11日第3次投放後,黏液稀釋得更明顯,到12日幾乎都清除。13日早上投放後,晚上就毋須再做,因為已沒有黏液。
阿爾圖說,黏液沒有沉入海底,團隊也不擔心投放的菌種會對海洋造成傷害。這種細菌會抑制環境中的致病細菌、對提供養份的有機物質分解,它們在正常情況下會分解海裡的葉子、死去的生物體和廢棄物,促進海洋生態系統循環。
恐珊瑚侷死
專家指,全球暖化、風平浪靜和污染導致海水升溫,微藻類浮游生物過度生長,令土耳其對開的馬爾馬拉海(Marmara)出現海洋黏液。數月以來,漁民一直對此提出警告,海洋生物學家4月時發現,約30米深海床的珊瑚也被黏液覆蓋,恐導致珊瑚侷死,部分沿海城鎮則有魚群死亡。
土耳其海面並非首次被海洋黏液覆蓋,但今年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馬爾馬拉海之外,黑海和愛琴海也有相同情況。在土耳其,除了伊斯坦布爾,毗鄰的5個省也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