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藝術作品與科技結合,令不少藝術作品「動起來」,或能激發更多普羅大眾參與藝術活動。全港首度展出的《尋找足印.莫內》沉浸體驗展今起在西九文化區舉行,展覽利用數碼技術、360度燈光和環迴音樂,讓欣賞者可置身印象派大師莫內的畫作;若意猶未盡,可透露VR眼鏡走進莫內位於法國吉維尼的故居,並進入其畫作內,進一步欣賞莫內畫作世界。
所謂「沉浸體驗展」是指運用燈光、聲音、氣味等各種科技,讓觀眾身歷其境,甚至成為作品一部分的展覽。《尋找足印.莫內》在西九文化區文化廣場搭建5,000平方呎的沉浸式體驗館舉行,展館內四面牆各設有5.7米高的投影屏幕,並透過360度燈光投影出由約200幅莫內畫作細分成共約6.5萬張畫面並組合成約36分鐘的動畫,令莫內畫作跳出畫框動起來。市民除視覺欣賞,亦有聽覺享受,比利時樂團Echo Collective的原創音樂會配合畫面播放。觀眾在沉醉體驗時可隨意走動、「打卡」,不需要靜立欣賞畫作,令人有虛實交錯感覺。
活動策展總監黃沛聰指出,莫內是一位非常著重光影變化的藝術家,故會畫出相同場景但狀態不同的畫作,「他(莫內)同一幅畫無論是日出時、天氣好時、下雨時都畫過」;沉浸體驗展旨在利用數碼技術把不同狀態、相同場景的畫作結合一起,讓觀眾了解畫作變化和莫內對光影變化的追求。創作團隊比利時創意工作室Dirty Monitor行政總裁Benjamin Bauwens透露,展品經過逾6個月,與15名數碼藝術家一同創作,讓觀眾如置身於莫內當日創作時所看到的同樣風景。
法國畫家莫內於1883年開始定居法國諾曼第吉維尼,莫內花園的睡蓮和橋,更常見於其畫作的景物,故展覽除沉浸體驗展外,觀眾購票時可額外加28元購買VR體驗門票,透過專用VR眼鏡拜訪莫內位於吉維尼的故居,仔細觀察他的靈感泉源。此外,觀眾亦「進入」內屋的各幅畫作,如在《聖拉扎爾火車站》中看見火車站的市集、越過充滿霧氣的《查令十字橋》、在《雪地裡的干草垛》畫作中漫步等。黃沛聰表示,VR體驗活動能讓觀眾以近距離欣賞莫內的畫作,甚至是把觀眾帶入莫內的世界,配合沉浸式體驗向觀眾帶來更全面的參觀體驗。
《尋找足印 • 莫內》於今日至明年1月15日於西九文化區文化廣場每日早上9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舉行,每日開放16節,每節約45分鐘,每場可容納最多120人。門票預先透過網上平台KKDay購買。成人票價為288元,小童票價238元,另設有兩大一小家庭票售693元,而VR門票則於買門票時一併加購,為2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