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年度庫房盈餘高達1,380億元,展望新一年度亦是盈餘預算,預計將錄得466億元的綜合盈餘,並預料政府未來5年的收支會錄得盈餘。
財政司長陳茂波預計,2018至19年度的總收入為6,045億元,入息及利得稅預計為2,184億元,地價收入預算為1,210億元,印花稅收入預計為1千億元;同期政府總開支預計達5,579億元,較上年度修訂預算增加17.6%。而經常開支預算中,教育、社福及醫療衛生共佔約六成,即逾2,300億元。他預計來年帳目將錄得466億元綜合盈餘,而至2019年3月底,財政儲備預計為11.386億元,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40.3%。他並預測今年香港經濟增長可達3至4%,而全年整體通脹率平均為2.2%,基本通脹率為2.5%。
中期而言,他預計本港經濟在2019至2022年期間,平均每年實質增長3%,較過去10年2.7%的趨勢增長稍高,估計經營帳目在未來5個年度每年都會錄得盈餘,但非經營帳目則會在2021至22年度出現輕微赤字,至2023年3月底,預計財政儲備會有12,226億元,相當於21個月的政府開支。
另外,陳茂波在預算案中提及,過去有所謂公共開支不超越本地生產總值(GDP)20%的財政預算準則,其中一個考慮是避免政府過度膨脹,但他指現時面對社會及經濟多方需要,公共財政也需積極回應,而下年度的預算及其後的中期預測期間,公共開支與GDP的比例,會略高於GDP的21%,下年度為21.2%。政府消息人士說,香港整體收入可能已踏入新台階,有關比例可多觀望1、2年,然後再作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