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錢包在香港逐步盛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昨公布了「AlipayHK智慧支付普及指數」,結果發現,以100分為滿分,去年下半年的普及指數為62.2點,較上半年上升8.3點。生產力局表示,結果反映本港相關支付方式正穩步前行,而商戶和用戶的接受程度皆有所上升。

陳婉真(右)指,暫未有打算將AlipayHK與內地版本結合。(曠梓祈攝)
生產力局在去年11至12月期間訪問1,000名15至64歲市民和逾400間零售企業,調查掃描二維碼和電子錢包等「智慧支付」在本港的普及和接受程度。結果「用戶智慧支付接受程度」為55.9分,較上次調查大增10.4分。當中以「50至64歲」用戶升幅最顯著,上升14.2至46.4分;而「25至34歲」的接受程度則最高,有63.9分。而對於近半未使用手機支付的受訪者,約七成表示不了解相關操作,約六成擔心私隱外洩風險。問到對交通支付的看法,87%人期望它能如一般消費賺取積分和優惠,惟也有不少受訪者因預期準備時間過長(69%)和習慣使用實體卡(55%)等而不願試用交通電子支付。
商戶智慧支付準備程度增6分
「商戶智慧支付準備程度」則有68.6,增加6.4分。受訪商戶中有九成半提供非現金支付渠道,當中六成有提供手機支付,較以往增加約20個百分點。
生產力局副總裁(數碼)黎少斌指,智能數碼化浪潮席捲不同行業,而調查反映零售業逐步邁向電子化,市民用戶對相關概念的認知和接受程度也同樣提升。他們又預期配合交通支付發展,智慧支付方式將進一步促進普及應用。問到境外支付,AlipayHK行政總裁陳婉真昨日表示,AlipayHK與內地版本的系統並不相同,暫未有想過把兩款電子錢包「二合為一」,但期望短時間內可以將境外支付功能加至應用程式中,方便用戶可憑此到境外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