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賢。(資料圖片/林俊源攝)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接受港台電視節目《盤點政策》訪問時表示,接任局長兩年半以來,面對最主要問題是房屋供應不足,指本港過往有一段長時間沒有居屋,以致居屋認購額超標30多倍至60倍不等,反映置業需求很大。對於有市民在18歲便即輪候公屋,她認為要找機會理順或矯正這個觀念,重申居屋很重要,而且必須要持續供應。
陸續推居屋 毋須壓低入息資產
何永賢展望未來5年,會陸續推出4萬5千個居屋單位,加上房協近5萬個單位,成為年輕人的置業希望,毋須為輪候公屋而壓低入息及資產。她以2024居屋為例,平均售價270萬元,首期一成,亦即27萬元,連同律師費共30多萬元,以利率4厘計算,月供1萬1千多元,對年輕人而言並非遙不可及。
何永賢又解說屋邨設計「幸福」理念,表示現時大約三分之一的公屋居民為長者,部分與兒孫共住,設計上要做到跨代共融及樂齡安居,例如在邨內的健身設施旁邊擺放椅子、提升公共設施及改善公共空間等,令居民有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