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和兒童權利關注會發表年度《民間兒童權利專員報告》。(社協提供)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和兒童權利關注會發表年度《民間兒童權利專員報告》,2021年兒童權力評分僅得24分(100分為滿分),已創2017年以來新高,較去年的8分躍升兩倍。報告指,評分是根據政府在立法、政策及服務上對貧窮兒童及家庭的表現,而今年評分增加,主因是政府推出公屋輪候津貼、增建過渡性房屋等政策。
評分由10個小項組成,其中在針對貧窮、設立兒童權利委員會等方面評分最低,只有1分(10分為滿分),最滿意的是新移民兒童面臨的歧視,評分達6分。
清貧學童疫下欠支援
報告指,政府大部分施政未能讓基層家庭和兒童受惠,而且在疫情下當局未有為清貧為清貧學童提供適時學習支援;在醫療、滅貧指標、家庭團聚等多項政策亦毫無進展,扶貧政策力度亦不足,表現仍不合格,反映現屆政府在今年著眼在醫療防疫上應對疫情,卻忽略透過政策、立法或服務全面改善兒童貧窮問題,具體工作進展緩慢,未能追上社會需要步伐,消除跨代貧窮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