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照顧子女,但聾人的下一代卻往往要成為父母與外界溝通橋樑,甚至負起部分照顧責任。皓文的母親是聾人,透過助聽器再加上對方口型才能理解話語,但疫情期間「人人戴口罩」,便難以口型接收他人的訊息。他坦言「細細個會唔開心,點解我媽媽聽唔到聲音。隨著年齡增長,我開始覺得呢個係一種使命,我需要照顧媽媽。」亦因為這份由小時候已滋長的使命感,在應屆文憑試考獲26分的皓文,將入讀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未來冀考取社工或老師專業資格,幫助弱勢群體,回饋社會。
文︰江思嬅
聾人子女是被照顧者亦是照顧者,因父母有很多生活上的事情都須依賴他們照顧。18歲的皓文指,母親先天聽障,佩戴助聽器後,仍需對方放大聲線再觀察口型才能理解說話;一些不能面對面的溝通,則要依賴皓文作中間人,他憶述「小時候,我幫媽媽(透過電話)預約覆診,診所職員聽到我把聲小朋友,初時會以為玩電話而唔相信我,預約過程每每碰壁。其後日子久了,亦因多次預約,診所人員知悉我家庭狀況,預約才變得簡單。」
疫情期間,因人人戴口罩,語音變得微弱,加上母親亦無法讀取口型,與陌生人溝通更困難。皓文須經常陪母親身旁責任更重。他坦言,小時候會因母親聽不到聲音而不開心,但隨年紀漸長,明白她亦身不由己,「照顧媽媽的使命感亦油然而生」。他續指,母親聽力不好,部分生活細節要他人幫助,但她同時樂於幫人,如有次看到一對母子在雨中極之狼狽,母親衝上前為他們撐傘。母親身教下,皓文逐漸變得更熱心助人,並盼大學畢業後,再獲取社工或老師專業資格,幫助弱勢群體。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輔導中心註冊社工伍天羽指,若父母均聽障,因小孩缺乏正常語言生活環境,或造成言語遲緩或溝通困難;幼年時期未獲適當及時的指導,亦難以明白及接受自己與他人的不同,甚至會對父母感到失望,影響親子關係。但社會普遍認為他們是健聽小孩,或忽略支援。
聾福會輔導中心主任簡綺鑾稱,聽障家庭中,父母仍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但仍可能出現「無能為力」情況。聾福會透過聾人子女服務,成為家長與子女橋樑,在一些情況更可提供手語翻譯服務,如手語傳譯員及社工陪同安排參加家長會等。開學前,聾福會亦會為25歲以下聾人子女的家庭,與義工交流和參與親子遊戲,並分享迎接新學期的秘訣,幫助大家調整心情,迎接校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