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工不時被虐打。(互聯網)
手機等電子產品鋰電池的關鍵原料「鈷」(cobalt),約有60%產自非洲剛果,聯合國兒童基金估計,當地有4萬名兒童在鈷礦場工作,慘遭剝削並受健康威脅,英國《太陽報》赴當地調查,指當地礦場多為中國公司擁有,年齡最小的童工只得6歲,採集到的鈷會轉售予蘋果及亞馬遜等公司。一名受訪少女稱,7歲起便參與採礦工作,工時長達12小時,需徒手採礦,有毒的塵埃會令她流鼻血;另一少年則指已3年沒放假,日薪僅約20至41港元,且採礦時沒有任何保護裝備或衣物,又不時會被守衛虐打甚至放狗咬;礦場主人亦會向童工兜售煙酒及大麻,「癮」誘其不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