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本地
2019-11-12 04:30:00
日報

治療期間變癲癇腦梗塞 鄭州醫院停用封針療法

分享:

河南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下稱「該醫院」)兒童康復科(下稱「涉事科室」)一項已使用27年、用於治療小兒腦癱等嬰幼兒腦病的「封針療法」,近日被曾於去年踢爆內地直銷集團「權健」賣假保健品害死癌症病童的網上醫療平台「丁香醫生」,質疑根本無醫學根據,且該種在嬰幼兒頭、背、腰及手腳穴位瘋狂「拮針」注藥的療法,對嬰幼兒造成心理及生理傷害,有幼兒疑因此癲癇發作,甚至腦梗塞。內地傳媒指,當地衛健委上月23日介入調查,涉事科室昨日已停診(圖2)。

有幼兒接受「封針療法」後,頭上仍有紗布。(互聯網)

有幼兒接受「封針療法」後,頭上仍有紗布。(互聯網)

(互聯網)

(互聯網)

報道指,封針療法全名為「位點加穴位藥物注射療法」,1992年由該院姓萬醫生自創並臨床使用,萬醫生還曾在《中國臨床康復》期刊發論文指,1997年8月至2002年9月期間以封針療法治療381名腦癱幼兒,成功率達97.1%,無人出現副作用。報道提到,封針療法需由多名成人合力捉緊嬰幼兒手腳,醫生則用裝滿藥水的針筒刺入其身上特定穴位再拔出,平均3至5秒刺入一次,每次治療刺幾十至近百針;每兩天治療一次,約20天一個療程,每個療程收費1.5萬元(人民幣,下同)至2.5萬元。

Ad Block


誤診累幼兒無辜受針刺
多名嬰幼兒家長指控,封針令嬰幼兒極度痛苦,而且懷疑有人誤診,其中一名6個月大仍不會翻身的男嬰,被萬醫生診斷為「腦損傷」,接受封針3次後情況轉差,到第4次時更出現面癱、抽搐等反應,最終證實患上腦梗塞,惟該醫院否認情況與封針有關。還有幼兒被萬醫生指患「聽力神經受損」,接受7次封針後,對外界變得非常敏感、恐懼,連父母都害怕,父母帶其到北京求醫,證實患「傳導性耳聾」,不涉腦部或神經問題。

Ad Block

另有腦癱女嬰接受封針不久即變得遲鈍,之後更日漸重複做點頭擁抱動作,檢查後證實癲癇發作,醫生亦否認與封針有關。上海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胡杰認為,封針療法並無科學根據,較為可靠的腦癱治療是「選擇性脊神經後根切斷術」(SDR),並配合康復治療。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