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園公布2023至2024年的年度業績。該財政年度的總收入為11.81億元,按年升41%;總入場人次錄得314萬,按年增33%,兩者均創5年新高。不過,因政府資助減少和大額折舊,最終虧損7,160萬元。截至今年6月底,園方的銀行結餘及現金共約16.6億元。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表示,會善用6隻大熊貓帶動的熱潮,增加園方收入。
海洋公園2023/24財政年度的總收入為11.81億元,按年升41%。不過,由於來自政府的資助由2022/23財政年度的近8.5億,減至2023/24財政年度的2.8億;加上達4億元的折舊總額,最終錄得7,160元虧損。不計算政府資助、折舊、減值回撥和投資收入,經營虧損淨額為2.9億元,連續第3個年度收窄。
入場方面,錄得314萬入場人次,較對上一年236萬,增加33%。入境旅客增長顯著,非本地旅客按年升逾3倍,內地訪客按年升355%,印度及菲律賓訪客分別升412%和226%。入場人次帶動門票收入按年增加54%,商品銷售和餐飲收入分別升27%和32%,人均消費升6%。
兩筆54億貸款2028年起償還
海洋公園表示,會透過不同項目營運模式,提升營運效能,包括夥拍其他機構推展新設施發展項目、籌辦大型節慶活動,為企業和機構提供團建活動等。截至本年6月30日,海洋公園銀行結餘及現金共16.6億元,但兩筆合共54億元的政府貸款須在2028年起償還。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表示,將繼續爭取多方面收入來源,期望在外圍經濟不明朗下,中長期財政表現仍持續改善,並減少對公共財政的依賴。他又指,今年度會善用6隻大熊貓作為契機,帶動全港的大熊貓熱潮,以提高海洋公園的入場人次及收入,同時推廣大熊貓旅遊發展和生態保育。
業界倡加大宣傳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憂到2026至28年期間,海洋公園的經營會更見困難,相信唯有大貓熊帶來的效應可以作出彌補。他認為,疫後通關的人潮效應已退,但對大熊貓經濟有信心,建議可多製作有關本港幾代大熊貓的歷史,吸引旅客,為海洋公園的經營帶來生機。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表示,現時內地旅客主要以自由行方式訪港,據他所知,海洋公園在疫情後,吸引到不少內地自由行旅客,反映園方有努力且奏效,再加上大熊貓熱潮,相信海洋公園可以逐步解決財政問題。
他指,隨著內地贈港一對大熊貓及一對龍鳳胎姊弟將會陸續亮相,6隻大熊貓非常有吸引力,園方可以考慮加大對周邊國家的宣傳,包括南韓及日本等地的旅客。